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北宋亡國是王安石的錯嗎?王安石到底做了什麼

北宋亡國是王安石的錯嗎?王安石到底做了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富庶繁榮的北宋王朝,爲何會橫遭亡國大難?“靖康之恥”災難後,一個“罪人”也常被拉出來批判:北宋改革家王安石。

特別是到了南宋殺良將送錢換和平的“太平”年月裏,對王安石以及“王安石變法”的怒罵,也驟然到了高潮。在南宋諸多“名流”看來,就是這個膽大包天的王安石,鬧出一場震驚天下的變法,這才把繁華的大宋鬧的一團糟,折騰出半壁江山淪陷的慘禍。學者羅大經一句怒罵王安石的名言,更是南宋朝野一百多年的共識:“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大宋落到這步慫包天地,都是王安石害的。

那這口大鍋,王安石還有他堅持一生的變法事業,能不能扛得動?

不妨,可以看看下面這幾條冷知識,王安石的一生功過,王安石變法是強國還是坑國?相信一目瞭然。

北宋亡國是王安石的錯嗎?王安石到底做了什麼

一:北宋“基建狂魔”

在王安石變法之前,北宋王朝一樁十分坑的事兒,就是民間的農田水利建設。

北宋立國後,農業政策“不扼兼併”,但各地的農田水利建設,到了北宋中期時,早已嚴重滯後。遇到水旱災難時,各地有錢的地主們,更是隻顧自家的莊田,一番修壩截水,輕鬆就把災難甩鍋給苦農民們。於是宋仁宗年間時,北宋每隔幾年就是大災,成千上萬災民流離失所。北宋王朝呢?要麼是宋仁宗在皇宮裏悲慼戚祈福,要麼就是咬牙撥出錢糧,招募饑民當兵,解決眼前困難,卻背上沉重財政負擔。北宋的“積貧”,就是這坑爹基層建設惹的禍。

待到王安石變法高調啓動,對這坑爹現象,王安石也重手狠治——方田均稅法。從此後大宋各地興修水利,所需費用全按照百姓財富來分攤,有錢人必須多買單。錢不夠?更可以向官府申請低息貸款。如此新思路,自從出臺後,就被司馬光文彥博等重臣怒罵,“禍國殃民”的帽子扣了好多遍。

但就是在罵聲中,昔日基層建設坑爹的北宋,卻是突然華麗轉身:僅是變法的前七個年頭,宋王朝就興修了一萬處水利工程,灌溉三十八萬頃農田。更完成了影響數百年的“淤田”工程——在河南山西陝西等地大規模引水衝擊鹽鹼地,叫淤泥在鹽鹼地沉積下來。這些昔日一毛不長的十萬頃“惡地”,從此煥然成爲物產豐富的良田,萬千流民也從此安居樂業。幾乎是以“基建狂魔”般的狂飆速度,這些迅速見效的強大工程,撐起了大宋王朝的富國強兵。

北宋亡國是王安石的錯嗎?王安石到底做了什麼 第2張

被那些反對變法的“舊黨”所無視的,正是這空前工程裏,受益深遠的民生。

二:“自打臉”的募役法

王安石變法的各項政策裏,捱罵最多的,當屬募役法。

爲什麼捱罵多?王安石變法前的北宋《會記錄》就給出答案:宋朝全國納稅土地四百四十萬頃,僅是全國耕地的三成。大批土地被享有特權的官僚地主佔據。苦農民們承擔着大多數稅賦,苦累的差役更逼得多少農民破產逃亡。宋仁宗年間范仲淹等人的奏摺裏,滿眼都是民間百姓負擔沉重的血淚。但在王安石看來,這事兒哪裏只能揭露血淚,必須要改——募役法。

募役法,也就是從此之後,原先享有特權的官戶等地主階層,全都有出錢代役,先前官府一分錢不掏,全靠農民白出力的差役,也改成官府出錢代役。等於是直接拿刀割有錢人的肉,當然也惹來罵聲一片。王安石大張旗鼓變法時,反對變法的舊黨們,就變着花樣攻擊“募役法”。但是,待到王安石與世長辭,也同樣是許多曾瘋狂攻擊王安石的“舊黨”,卻用“自打臉”的方式,告訴後人“募役法”的真相。

比如曾經拼命反對王安石變法的“舊黨”範百祿,在司馬光要廢除“募役法”時,卻毅然站出來阻止,擲地有聲爲“募役法”叫好:“熙寧初,百祿爲鹹平縣,役法之行,罷開封府衙前數百人,而民甚悅。”苦老百姓們,看待這“舊黨”口中“禍國”的募役法,卻是這般熱烈歡迎。

而同樣因爲反對募役法,曾多次被惡治的蘇軾,更在宋神宗去世後,說出了他的愧疚反思:“吾儕新法之初,輒守偏見,至有異同之論。雖此心耿耿,歸於憂國,而所言差謬,少有中理。今聖德日新,衆化大成,回視向之所執,益覺疏矣。”——當年我一腔熱忱,反對變法,但現在卻親眼看到變法利國利民的成果,真是慚愧啊。

北宋亡國是王安石的錯嗎?王安石到底做了什麼 第3張

這些在民間歷經浮沉的官員,縱是曾與變法結怨,卻親身見證了募役法的利國利民。然後不惜用“自打臉”的方式,說出埋藏心中已久的良心話。只可惜,哪怕這樣“自打臉”的良心話,卻也攔不住元祐年間,北宋鼠目寸光的統治者們,對變法粗暴的清算廢除。然後,就有了史料記載裏,王安石變法被廢除後,元祐年間一句心酸的民聲:天下人思念免役法(募役法)。

三:大宋的錢哪去了?

雖然那麼多沉浮民間的“舊黨”成員,用自己的親眼所見,見證了王安石變法的“利民”成果。但王安石去世後,頑固的“舊黨”首領們,卻早給王安石變法找出了新毛病:你就算給老百姓恩惠又如何?但是你“坑國”啊!典型司馬光對王安石的那句怒罵:名爲利國,其實害國。

可是,就是在司馬光痛罵王安石的元祐元年,三司大臣畢忠遊的《上門下侍郎司馬溫公書》,卻以實錘的證據,狠狠回擊了“害國”說:王安石變法何止是“利民”?變法的這十幾年裏,昔日“積貧”的大宋王朝,“仁君”宋仁宗在位時每年都財政虧損的大宋王朝,這時已經積攢了數千萬貫錢糧,足夠國家二十年支用。而且北宋三司每年的財政收支,都能盈利結餘一半以上。

這哪裏是一個被嚴重“害國”的大宋朝?分明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強大王朝。

北宋亡國是王安石的錯嗎?王安石到底做了什麼 第4張

也正是因爲有了這豐厚的財政基礎,財大氣粗的北宋,才得以大刀闊斧進行軍事改革。昔日走兩步就大喘氣的北宋廢物禁軍,搖身變成打得西夏一潰千里的鐵血西軍。北宋的西線國土,更朝着漢唐河湟故地高調延伸。甚至,哪怕北宋末年君臣胡鬧,闖出靖康之恥大禍,但正因有王安石變法時代錘鍊出來的西軍勁旅,宋朝才得以抗住金軍兇殘腳步,艱難守住半壁江山。可以說,正是被南宋君臣痛罵的王安石變法,給南宋艱難攢了續命的家底。

甚至,就是在北宋王朝瘋狂廢除變法的元祐年間,六年前還財大氣粗,國庫儲備足夠支用二十年的北宋王朝,竟又落到了國庫窮得叮噹響的地步,廢除了“募役法”等國策的北宋民間,百姓又掙扎在苛捐雜稅下。以蘇軾的哀嘆說,“舊黨”治下的大宋,已是“帑稟日益困,農民日益貧,商賈不行”。纔不到六年時間,王安石留下的,那個國富兵強的大宋,就給糟蹋成這個樣子。

而這一年,是公元1091年,距離北宋靖康之恥國難,已只有三十五年。到底誰該爲北宋悲劇負責?相信已一目瞭然。

北宋亡國是王安石的錯嗎?王安石到底做了什麼 第5張

被接下來偏安南宋誤讀的,卻是一位熱血爲國的偉大政治家,更是一場大宋本可熱血崛起的歷史機遇。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