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荀子怎麼教出了李斯、韓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

荀子怎麼教出了李斯、韓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荀子怎麼教出了李斯、韓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在我們印象中,先秦學派中的儒、法針鋒相對,前者指責後者刻薄寡恩,後者痛斥前者流於虛僞。但在戰國後期,當時的兩位法家大咖——理論派的集大成者韓非子、實踐派的巨擘李斯,竟然都師從儒家大師荀子,這不禁讓人大感意外。

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

第一,戰國各大流派本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但它們之間的關係,並非我們想象中與“江湖門派”類似、相互之間涇渭分明的派系。所謂的流派只是後世的分類,他們之間互相學習、吸收的情況極爲常見,某位大師以一門學派爲主、以其他流派爲輔的混合模式也屢見不鮮。

儒家一度佔據絕對優勢。戰國初期,“非儒則墨”,儒家的影響力無與倫比,甚至連墨子最初也“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戰國前期的吳起精通兵、法、儒,而他的儒學老師,就是孔子的徒弟曾子、卜子夏;推動魏國變法的李悝,也是吳起的同學。

而荀子則是繼孔、孟之後的第三位大儒,而且其理論極爲浩瀚、豐富。年輕時,他曾遊學齊國的稷下學宮。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文化中心,他充分吸收了來自各派的理論,並且形成了自己依儒家爲主、以墨/道爲輔的思想特點。

所以李斯、韓非子都曾向荀子學習,也就並不奇怪:這種一個頂仨的多功能老師去哪找?

荀子怎麼教出了李斯、韓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

但縱然如此,荀子作爲儒家大師、卻偏偏教出了兩個法家的巔峯級大神,還是顯得很怪異。

這就源於本文重點探討的第二點:荀子的“性惡論”是怎麼形成的,以及這一思想造成的結果。

在荀子之前,孔、孟兩位大師的思想幾乎是一脈相承的。

春秋末期,面對禮崩樂壞的困境,孔子認爲,想要恢復社會的穩定,必須要重拾周朝的傳統宗法制度,君臣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稱其事;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不能僅僅依靠行政、暴力手段,必須做到以德治國。

而儒家的道德核心就是仁,故而以德治國的中心思想就是施行仁政。統治者要提升自我修養、遵守周禮提倡的行爲規範,形成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整套政治哲學。

戰國前期的孟子繼承、發揚了孔子的思想,被後世尊爲“亞聖”,也就是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學宗師。

結合當時越發混亂的現狀,孟子結合孔子“性近習遠”的思想,推導出了性善論:人的自然屬性是善良的,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只要讓他們不被橫加干涉、獲得順其自然發展的機會,將會水到渠成地走上正道,形成仁、義、禮、智的美好品德。

正是人們的善心,才讓實行仁政具備了土壤。孟子認爲“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只要君主心懷“不忍人之心”,關心百姓疾苦、減輕人民負擔,使他們獲得基本的生活條件;在此基礎上,再對百姓進行道德教育,依靠溫和的感化就能實現政權的安穩。

荀子怎麼教出了李斯、韓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 第2張

荀子活躍於戰國後期,也許是在稷下學宮充分接觸了各派理論,抑或是被齊湣王被虐殺的慘狀、長平之戰的殘暴戰局所震撼,荀子對人性的判斷與孟子完全相反:它是惡的。

人們天生就具備各種慾望,即“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逸”,幾乎涵蓋到各個方面;

但在現實中,由於條件所限,絕大部分人的慾望都很難得到滿足。若不加干涉,他們自然會爲了爭奪資源而開展爭鬥,甚至無惡不作。

因此,人性之惡天生就有,如果不加管束、改造,社會必將面臨混亂。

那麼人性之惡能否被控制、改進呢?荀子認爲人定勝天,只要方法得當,“制天命而用之”,完全可以改變人們惡的天性。

但在具體方法上,荀子則強調內、外兩大渠道。

首先,當然是儒家提倡的禮義道德,以此降低人們對物慾的節制,減少爭奪與衝突,消磨部分惡的本性。

其次纔是荀子與傳統儒家的區別。在他看來,既然人性是惡的,那麼只依靠教化顯然存在漏洞,外在強制力量不可或缺。

所以荀子提出,禮義道德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須建立在刑和法之上。“治之經,禮與刑”,即禮與刑是治國的根本所在。

基於以上理論,荀子對於君主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孔孟看來,所謂的“聖主”,關鍵要具備仁愛之心;而荀子則提出了更加多元立體的標準,只有至強、至辯、至明的“聖人”,才能擔負起治國的職責。也就是說,想要統治好一羣“惡人”,君主本身必須足夠全能、優秀。

性惡論、聖人爲王,結果就是君主專制。這就不難理解,爲啥荀子的門下會出現韓非子、李斯這兩大登峯造極的法家人物。

但荀子之所以不屬於法家,關鍵在於這一點:

荀子主張以道德教化爲主、獎懲刑罰爲輔;法家只強調懲罰和利誘,對教化毫無興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