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法學家韓非子是怎麼評價聖人孔子的?

法學家韓非子是怎麼評價聖人孔子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法學家韓非子是怎麼評價聖人孔子的?他認爲,孔子爲人知識淵博、機智巧辯,但不事耕作,對於國家來說沒有好處,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顯學》中雖有批評儒者的文字,如:“今世儒者之說人主,不言今之所以爲治,而語已治之功;不審官法之事,不察奸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傳譽,先王之成功。”但批評的矛頭是針對“今世儒者”,並非“古之儒者”,更非孔子本人。

韓非子認爲這些儒者只重“上古之傳譽,先王之成功”,而不注重當世社會實際。但在《顯學》中仍然可以發現韓非子對孔子的尊敬與尊重。“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戰國時期諸子並起,學派紛爭,韓非子態度鮮明地指出,儒學和墨學是諸多學派中影響最廣泛、地位最顯赫的,孔子是儒學的創立者,是儒家的至高至偉。“儒之所至”的孔子,奠定了其“天下聖人”的根基。

法學家韓非子是怎麼評價聖人孔子的?

春秋晚期至戰國,“聖人”的內涵與之前大不同,一方面具有高度智慧,博學多知;一方面具有最高德性,所謂“人倫之至”(《孟子·離婁上》);還有一方面是具有施惠於民的行爲及結果,所謂“博施於民而能濟衆”(《論語·雍也》)。韓非子在《五蠹》中直言“仲尼,天下聖人也”,對前人賦予孔子的聖人稱號高度認可。在承認孔子爲聖人的前提下,《韓非子》其他篇章中也有對孔子聖智、聖知的評述。

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宰予之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智不充其辯。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實之聲。今之新辯濫乎宰予,而世主之聽眩乎仲尼,爲悅其言,因任其身,則焉得無失乎?——《顯學》

這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的相關記述一致: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且《論語》中也有澹臺滅明即子羽其人,子游對孔子說子羽“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一派君子之風;《論語》中宰予則因白天睡大覺被孔子斥爲“朽木不可雕”。

《韓非子》的這段記述真實地反映了孔子對學生的階段性失察,但不可忽略的是,韓非子記述真實事件之時,明確提出“仲尼之智”,仍然表現出對孔子的由衷敬重,及對孔子非凡智慧的高度認同。

除了就事而論,《韓非子》中的一些相對獨立的言論也表現出對孔子之智的肯定,如《安危》將孔子和伯夷並舉稱爲“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是說在狂奔的車上不會產生孔子那樣的智者,在傾覆的船下不會產生伯夷那樣的廉者。

《韓非子》對孔子的博學廣通也十分敬佩。

法學家韓非子是怎麼評價聖人孔子的? 第2張

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也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爲樂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外儲說左下》

孔子收徒,授以《詩》、《書》、《禮》、《樂》,音樂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論語》中多處記有孔子與樂師探討音樂,如《八佾》:子語魯太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泰伯》: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足見孔子與樂師交往甚多甚密,對音樂理論認識深入。

因此,孔子對音樂歷史、音樂人物能有廣泛瞭解也就不足爲奇。《八佾》裏孔子還評價過夔的樂舞《簫韶》:“盡美矣,又盡善也。”由此可知孔子對夔其人及其樂舞是非常熟悉的。

博習辯智如孔、墨,孔、墨不耕耨,則國何得焉?——《八說》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