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軍的效率有多高?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1943年2月份,打了長達半年的瓜島爭奪戰結束了。在南太平洋這個很不起眼的小島上,美國與日本從空中打到海上,再從海上打到陸地,最終在這場拼消耗的戰役當中,日本落了下風,受到重創,損失慘重,全面轉入防守階段。

尼米茲在取得瓜島戰役勝利的同時,麥克阿瑟也取得了巴布亞半島戰役的勝利。至此,美軍已完全掌握了南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並將日軍的拉包爾基地作爲第二階段的攻擊目標。那麼,如何快速有效的進攻?是擺在尼米茲等人面前最大的問題。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美軍繼續發揮具有壓倒性的航空兵優勢。

“瓜島”慘敗撤離後,儘管爲了安撫民心,日軍將戰敗撤退說成是戰略轉進,但向來是死對頭的陸、海軍將領們,頭一次坐下來認真反省戰敗的教訓。不僅是大敵當前,應該放下成見,共同抗敵,更是因爲美國這個對手,超乎想象的難對付。

首先,航空兵遭到重大損失。日軍在“瓜島”戰役中共計損失近900架戰機,這是自開戰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但更要命的是,飛行員陣亡2300多人,這對日軍來說是個致命傷,因爲武器沒了可以造,可人沒了,卻無法補充。

其次,陸、海軍不合,導致俾斯麥海戰慘敗。日本陸軍兩個師團計7000多人向新幾內亞增援,在決定路線上,海軍不聽陸軍勸說,堅持走制空權在美方的水路,致使遭到毀滅性打擊,3000多人葬身魚腹。這種內耗,嚴重打擊了日本的實力。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第2張

更令日軍頭疼的是,擁有制空權的美軍,頻繁出擊,似乎沒有停歇的時候,而且深刻體會到對方“蠻橫不講理”的打法,他們根本不計較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損失,只想憑藉壓倒性的航空兵優勢獲得勝利。

就連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也喪生於美軍的飛機之下。可見,美國對航空兵的重視程度已遠遠超過日本。而這正是日本陸、海軍將領們最擔心的事情,一旦新幾內亞被美軍佔領,“變態的”美國人能在3天內建造一個永備機場。

依託這個機場,只需轟炸機就能將日軍的拉包爾基地,連同新不列顛島一起炸上天,而失去保護整個東南亞的天然屏障,非但新加坡、菲律賓保不住,就連日本本土也在美軍轟炸機的打擊之下。因此,日軍各方形成共識,新幾內亞不能丟。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第3張

但是,麥克阿瑟的“蛙跳戰術”,打亂了日軍的部署。

1943年6月,麥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戰區得到了加強,陸軍擁有17個師,海軍有哈爾西的第7艦隊,作戰飛機約1400架。這樣的實力,可以讓他大幹一場。然而,他發現日軍的一些關鍵島嶼或城鎮,已被建成固若金湯的“橋頭堡”。

“逐城逐地”的攻佔,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即拖累戰爭的進程,又增加部隊的傷亡。於是,他決定避其鋒芒,採取“避實擊虛”的方法,對固守的島嶼,用飛機或海軍封鎖起來,圍而不打,主力部隊攻擊其他防守薄弱的地方。這就是“蛙跳戰術”。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第4張

這樣的打法,很快就瓦解了固守待援的日軍,要麼被餓死,要麼在突圍中,被美軍殲滅。新幾內亞戰役中,麥克阿瑟用此戰術沿新幾內亞北岸北進,幾步就突破到了日軍拉包爾基地的右翼防線,實現了封鎖和包圍拉包爾的戰略意圖。

當然,“蛙跳戰術”也是有條件的,它必須是在空軍的掩護下,沿着前進的中軸線,向重要目標的外圍做跳躍式攻擊,並快速地建立前進機場和港口,也就是說,離開強大的空軍或海軍,“蛙跳戰術”是實現不了的。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第5張

嚐到甜頭的麥克阿瑟故伎重演,在一年多的激戰中,先後組織了十幾次“蛙跳”式登陸戰役,層層深入日軍的弧形防線,目標直指菲律賓。而日軍10萬人把守的拉包爾基地,此時被遠遠地拋在身後,成了“雞肋”,根本發揮不了作用。

這樣的結局,完全出乎日本人的預料。重兵把守的拉包爾,非但沒能阻止美軍前進的步伐,反而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和物資,來維持10萬部隊的生存。而美軍只是包圍、轟炸,阻斷日軍補給,直到1945年8月戰爭結束,守軍才投降。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第6張

尼米茲的“一套人馬兩套牌子”,提高了戰鬥效率。

隨着麥克阿瑟在西南太平洋戰區打開了局面,爲尼米茲的中太平洋艦隊,實施戰略反攻創造了極爲有利的條件,原配屬麥克阿瑟的哈爾西等人,以及海軍陸戰隊都已歸建。一時間,中太平洋戰區司令部將星雲集,許多人“無事可做”。

尼米茲爲此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將這些高級指揮官分成兩套指揮班子,分別是普魯恩斯、特納指揮的第5特混艦隊;哈爾西和威爾金森指揮的第3特混艦隊。他們指揮同一支艦隊,當一方指揮時,另一方休息並準備下一場戰役。

這樣的好處是,一是避免指揮機構過於臃腫,更不會出現在戰役指揮上,彼此誰也不服誰,甚至出現相互爭論的場面。即保證了指揮核心的團結,以及政令統一,又充分發揮了這些優秀將領的才能。說白了,仗有的是打,人人有份,不用爭。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第7張

二是,常年的戰爭,部隊需要休息,將領們更需要緩解一下壓力。通過輪戰,休息的一方不僅可以保持充沛的體力和清醒的頭腦,而且爲籌劃下一場戰役做好戰前準備,並造成一種無形的競爭機制,“打好打壞”,怨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

更絕的是,兩套指揮班子各有各的番號,一下子變成了“兩支特混艦隊”。這對日本人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在日軍不斷縮小的情況下,美軍的實力“增加了一倍”。這是典型的“心理戰”,對打擊日軍信心產生了很大的威懾力。

不過令人發笑的是,本來是“糊弄”日本人的手法,結果在戰爭中,甚至戰後,不明真相的人們都以爲,美軍在太平洋上的實力超強,擁有兩支不同的特混艦隊。然而,不是糊弄的是,太平洋艦隊的戰鬥效率大大提高,加快了戰爭的進程。

太平洋戰爭美國的航空兵佔了多大優勢?美軍的效率有多高? 第8張

經驗來源於實踐,信心來源於實力;經驗多,實力強,信心就大。所以,美軍在太平洋戰爭的中、後期,取得的戰果越來越大,主要還是得益於國家的整體實力,新研製的裝備和優質兵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前線,成爲贏得勝利的保證。

特別是航空兵的優勢,讓太平洋戰區的美軍,可以輕鬆組織起一場包括幾千架飛機在內的戰役,從而擁有絕對的制空權,不僅可以讓麥克阿瑟實施“蛙跳戰術”,而且讓尼米茲有信心變出兩支特混艦隊。這都源自於國家的綜合國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