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隋朝時期的科舉是怎麼出現的 楊堅爲什麼大力發展科舉

隋朝時期的科舉是怎麼出現的 楊堅爲什麼大力發展科舉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堅爲什麼設立科舉,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隋文帝楊堅捨棄了九品中正制,改創科舉制,從而推進了朝廷選官機制的公平性,也提升了各個官府的辦事效率。科舉制在古代一共長達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徹底廢除。科舉制不僅影響了中國,就連外國也曾借鑑這種選拔制度。不過想要徹底推行科舉制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爲中間還有很多利益問題,那爲何隋文帝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舉制呢?實際上這也跟當時的環境有關,下面就爲大家介紹下隋朝的科舉究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隋朝時期的科舉是怎麼出現的 楊堅爲什麼大力發展科舉

一、隋朝爲什麼要實行科舉制?

科舉制其實是一種選官制度。在科舉考試確立之前,各個朝代實行什麼樣的選官制度呢?大概有世卿世祿制、軍功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等。

世卿世祿制是春秋戰國以來的帶有世襲性質的選人制度,在秦朝以後已經絕跡,對隋朝的制度沒有任何可參考的意義。

察舉制是漢朝以來最流行的選官方式,基本方法是各郡國定期向中央推薦人才,由中央進行甄選任用。其弊端到漢朝後其漸漸顯現,因爲察舉推薦之權,相當大的比重在基層,所以時間久了,地方州郡只推薦自己的關係戶,這就導致政治大族的出現。漢末袁氏、楊氏都是所謂的幾世幾公,大姓高門掌握了巨大的權力,幾乎和皇帝分庭抗禮,朝廷卻乾瞪眼沒辦法。

鑑於這些弊端,三國時代改行九品中正制。雖然仍是察舉、推薦,但負責推薦的大中正官員由朝廷派出,地方上的豪門大族無法再壟斷推薦權了。這一項制度的弊端是過於看重門第出身,實行到後來,中正官“唯能知其閥閱,非復辨其賢愚。”沒過多久,原本就掌握着輿論和選舉權的豪門大族,通過把持中正品評的權力,再次實現了家族與政治的合流,出現了所謂的“下品無高門,上品無寒士。”這種現象在東晉時代登峯造極,王、謝、庾、桓等大家族輪流當軸執政,乾脆架空了皇權。在對權力無比貪戀和崇拜的隋文帝眼裏,這種靠地方政府和私人勢力左右的制度,真是一天也不想讓它多活。

軍功制起源於戰國末期,盛行於秦朝,到了漢朝本已被消滅。但到了五胡亂華時代,因胡族政權的特殊性,又意外地復活了。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武人得勢,大量立了軍功的武將,可以直接在本州任職。經過數百年的積累,隋朝初年這種積習仍然持續着。武將當刺史,不光能力不副其位,還因其出身行伍,品德修養和境界難免不如文士,往往把官位當做戰利品,爲所欲爲,橫行不法,嚴重地擾亂了隋朝基層的統治秩序。

總而敘之,到了隋朝,傳統選官制度都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科舉制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爐的。

隋朝時期的科舉是怎麼出現的 楊堅爲什麼大力發展科舉 第2張

二、隋朝科舉的基本情況

要品評科舉制如何,先得了大概瞭解一下隋朝科舉的基本情況。

隋朝科舉包括常科和特科兩大類項目。常科是指常年定期舉行的考試科目,特科是臨時指定的科目。

常科大致分爲秀才科、孝廉科(後改爲明經科)、進士科、俊士科,一年舉行一次。考試的方式分爲口試、策試、試雜文。其中策試最爲重要:吏部指定一個與時政有關的難題,由考生作答。隋文帝就曾因土地不足、難以徹底推開均田制爲題,讓考生闡述對策;試雜文則是命題作文,作文種類包括箴、銘、贊、賦、論、頌、誓等文體,因其種類雜別,故稱爲“雜文”。每科的考試結果分爲甲乙兩等,成績合格了,才能交給吏部銓選授官。

特科隋朝共舉行了3次,分別是隋文帝的“二科”和隋煬帝的“十科”“四科”。“二科”是指 志行修謹、清平幹濟兩個選拔科目。“十科”分別是: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驍壯。“四科”分別是: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驍壯, 超絕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

特科是常科的補充,類似於特長生選拔,只要各方面能力差不多,簡單一考試,就趕緊授官。出臺這麼多特招生,爲啥呢?不外乎當時隋朝各種大工程齊頭並進,長城、運河、直道、徵吐谷渾、打突厥、攻高句麗,對人才的需求十分緊迫,文、煬二帝恨不得每天變出來一大批幹部,投放到帝國各條戰線。

以上就是隋朝科舉的基本概況。

隋朝時期的科舉是怎麼出現的 楊堅爲什麼大力發展科舉 第3張

三、浮皮潦草的新科舉制度

那麼此種制度下,隋朝人才選拔成效如何呢?一言以蔽之,非常不理想。

原因有二,其一是先天不足,其二是後天乏力。

先天不足,指的是社會文化基礎不行,應考者很少。隋朝上承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大亂,社會基礎教育很是薄弱,雖然造紙術已經大量普及,但以儒家經典教育爲主的文化教育資源,一直牢牢掌控在世家望族手裏,普通社會人沒有資本也沒有機會接觸教育。從國家層面看,選才的人口基數很少。

以秀才科爲例,從大約開皇七年創立,到隋朝滅亡,科考的秀才及第者只有11人。而據有關統計,隋朝常科、特科及第的總共只有89人。區區不到百人的及第者,在中央政局既起不到什麼作用,對民間的示範效應也幾近於無。

後天乏力,指的是推動力度虎頭蛇尾。

既然應考者數量不足,就該大興文化教育,多辦點學校培養人才,不能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個人。隋文帝起初也確實下詔辦學,一方面是健全國子學,設立國子、太學、四門、書、算五學,召入大量學生進行深造學習。另一方面是大規模聘請各地的通儒,到朝廷來充當學術顧問。起初確實營造出文治燦然的氛圍,常年有大批優秀的學子在國子學培養深造,中央也經常舉行講授經典的大型活動,但沒過多久就現了原形。

由於幾百年分裂割據,儒學的學術水平也遭到不小的影響,真正的儒學大師少之又少。但隋文帝爲了追求轟動效果,一口氣請了一堆水平一般但名頭大的嚇人的“專家”,例如原北齊故地的“六儒”馬光、張仲讓、孔籠、竇士榮、張黑奴、劉祖仁幾個人中,只有馬光有真才實學,其餘諸人都是粗鄙、不懂禮數、沒有知識分子氣度的尋常人。隋文帝得知這一情況後,灰頭土臉地辭退了除馬光以外的5人。復興儒學的努力化爲泡影。

學校也沒辦多久。仁壽元年(601年),隋文帝對國子諸學培養人才的進度開始不耐煩起來,他預想中的一開學校,人才馬上就會井噴、科舉事業馬上就會大興的局面並沒有出現,那要學校還有什麼用?於是一紙令下,除了國子學留下72名太學生,其餘中央、地方各級學校統統裁撤,學生全部就地解散。全國學子們頓時傻眼。剛剛起步的科舉基礎工程,被這一腳急剎車徹底攔死。

隋朝時期的科舉是怎麼出現的 楊堅爲什麼大力發展科舉 第4張

四、爲啥隋文帝這麼不用心

好好的一個科舉制度,而且是自己一手發明出來的,隋文帝爲何不用心推廣呢?其實文帝的本心,或許根本就不在發揚光大制度本身,而在於,用制度實現其他目的。

文首之所以引用杜佑的話,就是因爲杜佑真正戳中了隋文帝的本心:奪回官員任命權!

南北朝及以前的朝代,中央政府的選官權只到達州郡長官這一級,自州郡以下的屬吏,比如刺史的副手長史、司馬,以及各部門執行人員諸曹參軍,都由州郡長官自行選拔。這樣會帶來什麼惡果呢?地方上容易割據。州郡長官是本地官吏真正的父母官,舉之使之昇天,按之使之入地,誰也不敢不聽長官的,朝廷的權威卻極度弱化。

現在隋朝中央要收回任命權,本身也算不得錯。但是收就收唄,光明正大地下旨幹,想來也沒多少人反對。這事換在漢朝、唐朝,都沒問題,但是隋文帝沒這個底氣。

北方原本是北周的天下,許多原北周勳臣盤踞在地方上。篡了宇文氏天下,他們忍了,現在又來奪他們的口裏食,誰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南方在文化上隔絕了兩百年,隋文帝滅陳後強行推廣北朝文化,曾經引起激變。所以貿然奪回全體官員的任命權,無異於火上燒油。

科舉制相當於隋文帝想出來的折衷辦法。隋朝通過科舉考試者,由吏部統一銓選授予官職,其中六品以上的供選者,由吏部尚書親自甄選分配,六品以下的由吏部侍郎負責分配。選官權一下子從地方州縣上交到中央。倏忽之間,選官權以另外一種面貌,悄悄地完成了從地方到中央的轉移。

隋朝時期的科舉是怎麼出現的 楊堅爲什麼大力發展科舉 第5張

從這個角度理解,一切都豁然開朗。

那麼爲啥隋朝的科舉選人這麼少?人少不會引起地方官的警覺,國家只選寥寥幾個官,地方州郡的利益沒有被大量分割。反對聲音肯定小。

而明明實行了科舉制,士子們還得地方官先推薦,走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的老路數,其實也是消減地方上的警惕心,造成一種地方官仍然有選官參與權的假象。

但等到大面積推開,木已成舟,他們想反對也晚了。

所以說,在這個潦草的、皇帝不怎麼重視的制度背後,是隋文帝苦心孤詣的奪權計劃。他明白暴力並非萬能,又想控制一切,所以只能靠權術慢慢滲透。皇帝和臣民們玩成這樣,確實少見。

而隋朝刻薄對待功臣、制定呆板的禮樂體系、設置刮地皮的義倉等等制度,無不是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每一道詔令的字裏行間,每一項政策的角角落落,都充斥着心眼與權術。一不留神,你就中招。

皇帝拐彎抹角變着法的和下面人爭權,在政治策略上耍心眼抖包袱,看似一步步取得成果,傷害卻是隋朝社會的凝聚力。等地方州郡明白過味來,後果只有一個:人心離散。故而知世郎王薄振臂一呼,天下羣起響應。隋末各地政府、軍隊星落雲散、毫無凝聚力,甚至許多官員都加入起義行列。

種其因時,已徵其果。隋文帝玩弄權術之時,可曾想到這一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