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王安石變法到底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爲何會揹負上亡國的罵名?

王安石變法到底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爲何會揹負上亡國的罵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安石爲何會揹負罵名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周易·繫辭》中說道"一合一闢謂之變。"門的開開合合是變化,月的陰晴圓缺是變化,海的潮起潮落也是變化。窮則變,變則通,從理論上說,懂得變通會讓事情出現轉機,然而一旦牽涉政治,那就得另當別論了。

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變法或改革,從戰國時的吳起變法,至清末的戊戌變法,雖鮮有成功,但沒有哪一次變法像王安石變法那樣揹負上了"亡國"的罵名。

王安石變法到底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爲何會揹負上亡國的罵名?

"安石亂天下",果真如此?

王安石變法始於熙寧二年,終於元豐八年宋神宗去世,又稱"熙寧變法"。該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爲目的,以"理財"、"整軍"爲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算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據史料記載,在變法當年,慈聖、宣仁二位太后淚流滿目,對着宋神宗哭訴:"安石亂天下"。於是,這位應該算是整個宋代最有改革幹勁的皇帝宋神宗,開始猶豫了,因此王安石變法在神宗期間並未得到較高的讚譽。

王安石得到的最高讚譽,是宋徽宗在位期間,那時候,各地起義接連不斷,其中包括最著名的梁山好漢起義。這個時候,王安石變法早已被其繼任者、反對者、曾經的朋友——司馬光徹底推翻,但宋徽宗還是肯定了王安石變法所做的改變。

王安石變法到底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爲何會揹負上亡國的罵名? 第2張

可惜好景不長,宋徽宗的兒子宋欽宗繼位,在位後不久,便再一次推翻了王安石,於是,此後的第二年,北宋滅亡。"安石亂天下"此時似乎得到了印證。

那麼,王安石究竟做了什麼?

王安石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是值得肯定的,比如——青苗法。他用現在主流的金融手段——借貸,來支持農業的發展。後世對青苗法的爭論較爲激烈,到了南宋甚至有許多人對它做出尖銳批評。

當時北宋的官方利息是每半年20%~30%,一年的利息就是40%~60%,乍一看,利息的確偏高。但是,當時民間借貸的利息是100%~300%,是官方借貸的好幾倍。

這樣看來,青苗法應當得到支持纔對,爲何卻落得這樣一個評價?這是因爲有些地方官員會強制農民借貸,而我國古代的經濟是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農民們不願意冒險,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再加上後來官方借貸利息的提高,並沒有幫助到農民有本金髮展農業生產。

表面是"三冗"造成北宋頹敗,實際上是農業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造成這種結果並非王安石的本意,他的本意是想通過官方借貸來抵制民間借貸,一方面可以充實國庫;另一方面可以減輕農民負擔。只是在那時的社會制度之下,每個人都想從社會運作中分一杯羹,所以官府借貸出現之前,民間借貸才如此"繁榮"。

而王安石通過官方借貸抑制民間借貸,觸動了當時地主階級的利益,青苗法受到地主階級的阻撓,進而壓迫農民,百姓哀鴻遍野,王安石只得背上了千夫所指的罵名。

前面我們分析過,王安石是想削減地主的利益,"還富於民、還富於國"。但是他卻忘了,皇帝纔是當時最大的地主,是王安石變法的最大阻力,他想改變農民的現狀,就必須邁過皇帝這座"大山",但是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

日漸腐爛的根無法挖去,無論做什麼,都是徒勞的,王安石變法失敗的癥結就在這裏。宋神宗或許也已發現,但是那又能怎樣呢?因爲他就是腐爛的"其中一環",他無力改變現狀,更不能親手推翻自己。

現如今我們提起北宋,更傾向於用"三冗"描述當時的社會背景,其實此言差矣!"三冗"只是表面的東西,雖說"冗兵"、"冗官"、"冗費"增加了國庫的支出,但是若國庫充盈,北宋可以負擔得起。況且"三冗"在某種程度上也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吃飯和就業問題。

只有農業纔是國家之本,所有的問題,最後都會歸結爲"田",要想解決農民的問題,就要減輕農民負擔、發展生產。因此,王安石變法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當中,地主階級不願意削減自身利益,農民沒錢種地,變法如何談得上成功?國家如何繁榮安定?

王安石變法到底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爲何會揹負上亡國的罵名? 第3張

除此之外,王安石變法還牽扯到了嚴重的黨派競爭問題。

黨派鬥爭動搖國家根基

王安石變法開始之後,參加變法的官員被稱作"新黨",不參加變法的官員是"舊黨",這在客觀上已經破壞了北宋的政治生態平衡。在此之前,也有黨派之間的爭鬥,但也都圍繞着一條共識展開:不管哪一派當權,都不能打擊報復,要容忍反對的聲音,但是王安石所代表的"新黨"破壞了這個規矩。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將以司馬光爲首的舊黨統統趕出京城,這並不是王安石的道德問題,而是出於民族大義的考量。他首先效忠的是這個國家,其次纔是這個政權。但並不能保證所有人都像他一樣"先天下之憂而憂",新黨處處針對舊黨是爲了保證變法能夠落實,但是舊黨往往是出於報復心理,在重回高位後,又將新黨統統趕出京城。兩派鬥爭樂此不疲,將北宋內部攪得烏煙瘴氣。

王安石變法到底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爲何會揹負上亡國的罵名? 第4張

黨爭在此後的政權中愈演愈烈,終於成爲了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新舊兩黨,有很顯著的差別,新黨注重辦事效率;而舊黨看重道德、愛說空話、假話;新黨比較聽皇帝的話,而舊黨愛批評皇帝,頗有"倚老賣老"之勢。

這其實是由新舊兩黨的背景造成的差異,新黨只是依靠王安石,才逐步走入政治舞臺,是政治新秀;而舊黨卻已存在千年,勢力根深蒂固,不可撼動,已有大片土地在握,屬於既得利益者。

那麼新舊兩黨的分歧爲何這麼大呢?當然是因爲新黨的變法政策觸動了舊黨的利益,所以纔會極力反對。但是從皇帝的角度來看,新黨作爲新秀,勢力不大,易於控制,因此有了上文提到的一幕:在宋徽宗年間,他重用新黨,肯定王安石變法的功勞,但儼然已無用。

因此,王安石變法,無論從經世致用的角度來看,還是思想建設角度來思考,都無益於北宋王朝的發展。前者無法撼動根本,終是無用;後者開啓了激烈黨爭的先河,使文官作爲行政主力日漸腐朽,最終爛到了骨頭裏。

但是,王安石這個人是"幸福"的。

《莊子》中曾說,列子達到物我兩合一的狀態纔是終極幸福之所在。所以王安石是幸福的,因爲他不管得罪了多少人,如蘇軾因他葬送了一生的仕途,被貶多次鬱鬱而終;司馬光與他從好友知己到頭號反對者。到後來,王安石甚至揹負上了"亡國"、"亂天下"的罵名,但不論改革阻力有多大,批評者的聲音有多尖銳,王安石依然能不忘初心,在巨大的時代洪流中逆流而上。

王安石是心懷巨大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絕非以個人利益得失作爲改革的基點,這在本質上就與後來的改革有很大的不同。

從實現人生理想這一點來說,他比絕大多數"一生襟報未曾開"的仁人志士幸運。王安石有機會,他的改革從後世角度來看是成功的,這大概就是"生命力"。但是作爲一個政治家,王安石的變法又顯出了巨大的侷限性。他性格上的執拗以及無法真正撼動社會本質的政策,從根本上決定了"變法"之路,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