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關於李鴻章有哪些爭議?李鴻章的愛國之心如何?

關於李鴻章有哪些爭議?李鴻章的愛國之心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鴻章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關於李鴻章,充滿爭議。

大體分爲兩個方面,有人詬病李鴻章喪權辱國,獻媚與外國人,不僅簽訂了《馬關條約》等賣國條約,更是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大肆屠殺有反抗意識的漢族同胞,認爲其是賣國賊。

另一種看法認爲李鴻章在盡力維護中國利益,不斷地想通過洋務運動自強求富,以期改變中國落後弱小的現實,而喪權辱國的條約都不是出於他的本意,應該怪罪於慈禧太后。

歷史人物分析,永遠要站在歷史環境上考慮,時間畢竟已經過去了一二百年,誰也不知道事實到底如何,所以,不如通過幾個故事,大家各自體會。

1895年,李鴻章前往日本,商談《馬關條約》的賠款,簽訂期間,李鴻章受到刺殺,但在鮮血直涌之時,中堂先生確實大呼“此血可以報國矣”這次刺殺也大大加快了商談過程,最後日方爲保護不周,自願減少賠款一億兩白銀。

關於李鴻章有哪些爭議?李鴻章的愛國之心如何?

1896年,萬國運動會上,升國旗時,各國國旗隨着各國國歌緩緩升起,但清朝沒有國歌,全場各國代表都在準備看笑話,而中堂先生毅然站出,站在黃龍旗下,唱着自己家鄉的小調,《茉莉花》,一曲唱罷,掌聲雷動。

1901年,清朝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毫不客氣地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爲喪權辱國的條約,沒有之一。

原本的簽訂人其實並非李鴻章,而是時年63歲慶親王奕劻,中堂先生看奕劻手一直髮抖,緊張萬分,無奈之下,李鴻章在那喪權辱國的條約之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代替奕劻承受了百餘年的罵名,同年,李鴻章去世。

從以上三個故事不難看出,李鴻章是真的有愛國之心,只是生不逢時,生不逢人罷了。

套用梁啓超對李鴻章的評價,“敬才,惜識,悲遇”。

關於李鴻章有哪些爭議?李鴻章的愛國之心如何? 第2張

拋開一切去談,李鴻章在簽訂條約之上實在是沒有任何過錯,他始終都是一個背鍋俠,裱糊匠。他也不想簽訂如此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沒辦法,沒有他李鴻章去籤,還有趙鴻章、錢鴻章孫鴻章去籤。

但是,當時的中國還能找出第二個外交官嗎?

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評價“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官,中堂先生佔一”;

德國海軍大臣更是評價其爲“東方俾斯麥”;

若不是他在近代外交中的斡旋,中國說不定遭受的侮辱,遠不止發生的那些。

關於李鴻章有哪些爭議?李鴻章的愛國之心如何? 第3張

我並不是想抹去他在歷史上所犯過的錯誤,只是看見如今國人只是把他當作賣國賊,人人喊打,心裏實在不忍。李中堂爲清朝當了那麼多年的裱糊匠,卻被無數所謂的文人罵得體無完膚。爲中國在外交上保留最後的尊嚴,卻被冠以賣國的評價。

縱觀李鴻章一生,身處亂世,每一次出手都是在家國危蕩之際,每一次承擔都是黑鍋謾罵。他已經做到他能做的極限,沒人理解他,民衆記住的永遠都是,他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而忘記了其中之艱辛。

在我看來,清朝人欠他一句對不起,而我們現代人則欠他一份理解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