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抨擊科舉制度的思想家顧炎武是什麼朝代的

抨擊科舉制度的思想家顧炎武是什麼朝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從小就在學校裏面接受教育,而愛國教育自然是不少的。相信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句話了,也正是由於這一句話,在我們的心中埋下了一顆愛國的種子。而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句話的顧炎武,自然也就被我們深深的記住了。  

抨擊科舉制度的思想家顧炎武是什麼朝代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顧炎武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教育家,在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顧炎武生於1613年,家鄉是江蘇省崑山市。顧炎武一開始並不是叫這一個名字,本名是絳,字忠清。到那時由於極爲欽佩文天祥的學生和王炎午自己的爲人,於是蔣自己的名字改爲了炎武,字寧人,號亭林先生,並且還把自己的署名改爲蔣山傭,以表達自己對於王炎午的崇敬之情。

愛好學習的顧炎武,在年少時期十分的努力,特別是經世致用的知識十分的喜愛。再加上天賦甚好,於是在文學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受到很多學着的追捧,同樣也收了很多的學生。顧炎武的著作當中,流傳至今,並且受人稱頌的文章有很多,例如《與友人書》、白下》等等。

而在政治上,顧炎武的《軍制論》、《形勢論》也是影響甚廣。不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如今,這兩本著作都具有極強的借鑑意義。很多的政治學者以及企業家對這兩部著作都愛不釋手,通過學習書中的知識,來是自己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取得勝利。

 顧炎武爲什麼要抨擊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做出過非常多的貢獻,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在中國的任何一個時期科舉制都真正發揮了他的作用,在顧炎武在世的時期就是科舉制度低迷的時期。顧炎武大力抨擊科舉制度,那麼顧炎武爲什麼要抨擊科舉制度呢?  

抨擊科舉制度的思想家顧炎武是什麼朝代的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顧炎武認爲科舉制的實行實際上是非常難以令人接受的,因爲顧炎武覺得科舉制的發明實際上是退後了社會的發展,科舉之中讓人們崇尚於儒學,但是卻不能夠有自己的發展和創新,所以在這一點上顧炎武是非常反對科舉制度的,這也就是顧炎武爲什麼要抨擊科舉制度的原因了。另外,科舉制度雖然一開始對國家選拔人才有所作用,但是因爲制度的不完善,學子們被單一的教學禁錮了思想,讀書的目的大多是爲了升官發財,這和顧炎武所崇尚和推崇的思想,也就是經世致用有非常大的差別,甚至是悖論,所以顧炎武纔會如此的反對和抨擊科舉制度,在他的思想中他認爲科舉制度實際上是一種束縛人們的思想的方式,如果長期這樣下去社會就得不到創新,就會沒辦法發展,所以從這一個層面上來看,顧炎武抨擊的不是這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的方式,而是抨擊的僅僅只能崇尚儒學的這一種考試方式,這就是顧炎武爲什麼抨擊科舉制度的原因。

從顧炎武爲什麼要抨擊科舉制度可以看出顧炎武的思想在當時屬於相對比較超前的思想。

顧炎武天下興亡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主要的意思是國家的興亡之事,保護國家不被入侵,都是這些帝王還有大臣應有的職責, 與普通百姓無關;而天下的興盛、滅亡,都是每一個老百姓義不容辭必須的責任,這句話的原句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出自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而已八字成爲語型出自梁啓超的《痛定罪言》。  

抨擊科舉制度的思想家顧炎武是什麼朝代的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講述的危機四伏的明朝晚期年代,內有農民軍起義,而外面還有後金進逼。讀書人只知讀書,而嚴重的脫離社會的現實,不能起到解救天下的大危及,有感而發。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是明末時期,朝廷馬上要王滅之際。很大一部分士大夫已經紛紛都已降清,顧炎武對這樣的舉動十分憤慨,認爲是皇帝的荒淫無道從而丟失了政權。

在兩度反清之舉失敗後,顧炎武開始過着流浪生活,後也試圖要圖謀匡復明室,但因爲一次上馬失足,後一病不起,最終病逝。

顧炎武生於明朝1613-死於清朝1682年,是當時兩朝不可多得的人才,石明末清初的傑出的經學家、史地學家、思想家、和音韻學家,其代表作主要以《日知錄》、《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顧炎武是怎樣的一個人

顧炎武是我國明代時期,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享有極高聲譽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而顧炎武流傳於後世的精神財富也是十分豐厚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就是從顧炎武的嘴裏說出來的,表達了無比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因此,說到顧炎武是怎樣的一個人,愛國這一個標籤是無論如何都撕不掉的。  

抨擊科舉制度的思想家顧炎武是什麼朝代的 第4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顧炎武生於1613年,祖籍是江蘇省崑山市,本名並不是叫顧炎武,而是名絳,字忠清。待到後來,顧炎武十分的崇敬文天祥的學生王炎午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改名爲炎武,字改爲寧人,號亭林先生,並且還自我署名爲蔣山傭。從改名字這一件事,也可以充分的看出顧炎武的愛國情懷。

顧炎武少年時期,十分的愛好學習,並且很有天賦,對於一些經世致用的學識十分的着迷。當清軍侵犯了他的家鄉崑山市時,顧炎武毅然決然的投筆從戎,從家抗清義軍。但是由於兵敗,最終只能流浪於江蘇省南北一帶,在1682年逝世。

在政治上,顧炎武也有很多的著作,例如《軍制論》、《形式論》等等,直至今日,仍然被許許多多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企業家封爲聖經,時刻抽空學習其中的到來,以在自己的戰場上面取得勝利。在文學上,顧炎武的代表作就有《精衛》、《與友人書》、《白下》等等,對於後人的啓發也很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