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專家解密:絲綢之路上交易的絲綢都來自中國嗎?

專家解密:絲綢之路上交易的絲綢都來自中國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胡凱軍揭祕絲綢是中國了不起的發明。中國一直是生產絲綢的大國,因此一說起絲路來,有些人就以爲絲路上交易的絲綢都來自中國,事實上這是誤解。漢代以後,絲路上交易的絲綢,就不僅僅是來自中國內地的絲綢向西輸送了,產自中亞、西亞、波斯、印度等地的絲綢也參與其中,絲路上的絲綢流動呈現出多向性、網絡狀,既有出,也有進。絲路已經是多民族、多國家的絲路。

東漢以後,絲綢的生產技術就已經傳播到了中亞、西亞地區,波斯也很快掌握了這種技術。

胡凱軍揭祕在漢文典籍中,關於粟特地區(現今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漢時屬康居國,也稱康國)的粟特錦(錦:絲綢的一種)早有記載。《隋書·康國傳》中謂其王“衣綾羅錦繡白疊”。

專家解密:絲綢之路上交易的絲綢都來自中國嗎?

胡凱軍對敦煌出土的自北魏至元代的絲織品進行了研究,結論是:敦煌市場上所見的絲綢不僅有來自東方的中國絲綢,同時也有來自西方的中亞系統織錦。趙豐教授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絲綢實物中,找到9種屬於中亞系統的織錦。在敦煌出土的唐代絲綢中,不僅有來自中亞的,還有佔領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的吐蕃人生產的番錦。

唐代吐蕃統治西域時,建立了自己的絲綢紡織業,他們生產的絲綢被稱作“番錦”。由於有粟特遺民的參與,吐蕃早期“番錦”具有強烈的粟特藝術風格。番錦的產地可能在於闐或吐魯番。

胡凱軍揭祕在現今俄羅斯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境內的一墓地羣中,出土了多種來源的絲綢,其中粟特織物佔38.1%,中國織物佔23.9%,拜占庭織物佔4.5%,波斯織物佔 0.7%,地方製品佔26.1%。這裏出土的這些織物,說明了絲路上各個民族和國家的絲綢在這裏交流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