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龍門石窟摩崖三佛龕建造於什麼時期?有哪些特色?

龍門石窟摩崖三佛龕建造於什麼時期?有哪些特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龍門石窟摩崖三佛龕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摩崖三佛龕鑿於武周時期,是龍門石窟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摩崖三佛龕源於武則天利用彌勒信仰爲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彌勒),推動了彌勒信仰的風行。

概述

造像:共七尊。分別爲三身坐佛、四身立佛。

特點:這種造像組合在中國石窟寺中極爲罕見。

中間主佛:彌勒佛,坐於方臺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彌勒佛是“未來佛”,是作爲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彌勒信仰爲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彌勒),推動了彌勒信仰的風行。

龍門石窟摩崖三佛龕建造於什麼時期?有哪些特色?

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着武周政權的垮臺,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

價值: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爲人們瞭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名字由來

摩崖三佛龕所造三佛代表過去、現在、將來,系典型的三世佛題材,這一窟因臨山摩崖造像且題材爲三佛而稱爲摩崖三佛龕。

佛像

以彌勒爲主尊的三佛題材爲中國石窟所罕見。該窟無題記。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以彌勒佛爲主尊居中,左、右二結迦坐佛。這種造像組合在我國石窟寺中極爲罕見。主佛彌勒坐於方臺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彌勒佛是“未來佛”,是作爲現在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

意義

結合文獻研究,該窟應爲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制造佛教神學輿論所開鑿,宣揚武氏爲“彌勒”下凡,以利於穩固政權。

它開鑿於武周政權時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發生了張柬之策動的政變,武周政權結束,該窟隨即中輟,因此,窟中造像僅爲毛坯,比較粗糙。但是這組造像卻展示了,一塊石頭變成一個頂禮膜拜的神佛的製作過程。

歷史

龍門石窟摩崖三佛龕建造於什麼時期?有哪些特色? 第2張

武則天利用彌勒信仰爲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彌勒),推動了彌勒信仰的風行。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着武周政權的垮臺,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爲我們瞭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彌勒信仰

彌勒信仰指以彌勒菩薩爲信奉對象之宗教信仰。在印度,早期即有此信仰,如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賢劫經卷七佛興立品等,皆以彌勒爲未來出現之第一佛。

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二十七,亦載當來彌勒成佛之事。又據名僧傳抄法盛傳載,佛滅度後四八○年,呵利難陀羅漢上升兜率天繪彌勒之像,至憂長國(佛國記之陀歷國)東北,造牛頭栴檀彌勒大像。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靈運傳載,那爛陀寺供有彌勒像。大唐西域記卷七、卷八亦載,戰主國都城西北之伽藍供奉彌勒像。摩揭陀國佛陀成道之菩提?樹東方有精舍,以白銀鑄十餘尺高之彌勒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