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戰史祕聞 >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平津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個戰役,共產黨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使國民黨裝備精良的50萬大軍全軍覆沒。平津戰役影響巨大,不僅解放了北京、天津等地,使國民黨在中原等地的戰鬥力喪失殆盡,更是極大推動了全中國的解放。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平津戰役圖片

平津戰役最直接的影響是解放天津、保護北平沒有遭到戰爭破壞。平津戰役開始之後,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確立的進攻策略下,包圍駐守在張家口、天津的敵人,並截斷了他們撤退的後路,逐一殲滅,使得天津和塘沽得到了解放。解放天津之後有25萬的敵人困守在文化古城北平,爲了保護這一古城不受到限於絕境的國民黨軍隊的破壞,共產黨同傅作義進行談判並簽訂了和平協議,使北平免受炮火的攻擊。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第2張


平津戰役紀念館內蠟像

平津戰役最重要的影響是開啓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平津戰役是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個戰役,這場戰役結束後,國民黨軍隊受到重創,內部的矛盾也凸顯出來,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在國內戰爭中的失敗。而共產黨通過這場戰役,不僅繳獲了大量武器、改變了大量的國民黨軍人,更是收穫了民心,使自己擁有了更堅固的羣衆基礎,爲成立新中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第3張


平津戰役紀念館前的羣雕

平津戰役影響是巨大的。平津戰役結束後,三年國內戰爭也基本結束,大部分地區都得到了解放,中國人民迎來了人民羣衆當家作主的新紀元。

平津戰役歷時幾天

平津戰役歷時幾天這個問題,一直是對中國近代史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歷史感興趣的人所關注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史學界一般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歷時64天,這種觀點認爲平津戰役於1948年11月29日開始,結束於1949年1月31日。第二種觀點是耗時56天,這種觀點認爲平津戰役開始於1948年12月6日,結束於1949年1月31日。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第4張


平津戰役圖片

從以上兩種觀點可以看出,學界對於平津戰役開始的時間還是頗有爭議的。關於平津戰役歷時幾天這個問題,更多的人還是傾向於第一種觀點,認爲其耗時總共爲64天。正是在這短短的64天裏,國民黨節節敗退,導致自身的精銳部隊元氣大傷,而解放軍卻越挫越勇,以解放北平爲標誌,平津戰役的勝利使得整個華北地區基本解放,成爲解放區。

在三大戰役中,遼瀋戰役開始於1948年9月12日,結束於1948年的11月2日,歷時52天;淮海戰役開始於1948年11月6日,結束於1949年1月10日,歷時66天;而平津戰役歷時幾天這個問題正如前文中說到的有兩種,接受度更廣的是歷時64天。隨着遼瀋戰役的結束,淮海戰役開始打響,平津戰役與淮海戰役在同時段展開,在淮海戰役中,雖然解放軍的傷亡十分慘重,但最終也取得了勝利,正是前兩次戰爭的勝利推動第三次戰役的全面勝利,平津戰役的勝利也就足以說明國民黨的全面失敗,戰爭結束後北平乃至華北地區得到解放。

平津戰役的特點有哪些

遼瀋戰役結束後,依照中共中央的佈局,1948年11月23日,東野主力祕密地向關內開進。11月25日,華北軍區駐集寧的第3兵團向東開進。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第5張


平津戰役圖片

11月29日,平津戰役正式打響。華北軍區第3兵團率先攻擊張家口城外的國民黨軍,傅作義命令第35軍救援張家口,第104軍及第16軍接應,被人民解放軍分別包圍在張家口和新保安。爲了不使傅作義放棄平津逃跑,中共中央安排,對新保安和張家口“圍而不打”,淮海戰場的山東軍區控制膠濟鐵路,東北野戰軍主力對北平、天津“隔而不圍”。

12月21日到24日,困在新保安和張家口的傅作義部全部被殲滅,傅作義西退的道路徹底堵死。1月14日,在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組成的總前委指揮下,劉亞樓向東野的5個縱隊下達對天津的總攻令。人民解放軍29個小時內就攻克了天津,殲滅固守天津的國民黨軍共計13萬人,俘虜了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北平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古城,爲防止歷史文化古蹟遭受炮火破壞,保護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中共中央決定爭取和平解放北平。隨着淮海戰場的全面勝利和天津的順利解放,傅作義不再猶豫,決定要走和平道路,同意《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的要求,到1月31日,駐北平的國民黨軍全部撤到城外。隨着解放軍的入城,北平解放了。

平津戰役的特點之一,利用“圍而不打”、“隔而不圍”的戰術分隔包圍,各個擊破。平津戰役的特點之二,“北平方式”爲和平解放樹立了典範。

平津戰役雙方指揮官是誰

戰爭背後的指揮官往往起到運籌帷幄的作用,對於想要了解歷史真相的羣衆來說,平津戰役雙方指揮官是誰,這個話題成爲很多瞭解歷史喜歡歷史的人的探討對象。平津戰役解放軍的指揮官主要有三位,分別是林彪,劉亞樓,羅榮桓等,其中林彪的權利最大,因而他算得上是最高指揮官。而國民黨的總指揮官是傅作義,他擔任華北剿匪總司令的職位,駐守在北平地區,當時在天津駐守的名叫陳長捷。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第6張


平津戰役圖片

根據以上的簡要說明,對於平津戰役雙方指揮官是誰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就是林彪和傅作義,雙方分別是解放軍和國軍在這場戰役中的最高指揮官。東北野戰軍在遼瀋戰役結束後沒有修整直接入關,國民黨尚未做好部隊的調整與準備,林彪提前入關這個決定使得解放軍從一開始就佔據了戰爭的優勢地位,

國民黨方面的最高指揮官是傅作義,他本就不是蔣介石的嫡系,再加上他的親生女兒信仰的是共產黨,因而解放軍在暗地裏爭取他投誠。當駐守在天津的陳長捷失守天津以後,他就不再猶豫不定而是直接向解放軍投誠了。在傅作義投誠以後,北平以和平的方式得到解放,平津戰役到此宣告結束。平津戰役雙方指揮官是誰這個問題也就呼之欲出了,優秀的指揮官確實能夠影響到戰爭的勝利與否,但歷史卻告訴人們“得民心者得天下”。

平津戰役經過揭祕

平津戰役經歷了三個階段,人民解放軍採取了“甕中捉鱉”的方式使國民黨部隊全軍覆沒。下面來介紹一下平津戰役的經過。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第7張


在平津戰役經過的第一個階段,人民解放軍首先對傅作義領導的部隊進行分割包圍,並阻斷了他們的撤退之路,與此同時加強了天津、塘沽、北平等地的防禦。在兩個星期的圍而不打後,解放軍已經完成了對張家口、北平、天津等地的國民黨軍隊分割包圍,封閉了主力向西和向南的逃跑道路。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第8張


平津戰役紀念館雕塑

平津戰役的第二個階段是對已經包圍的敵人的逐一殲滅,解放軍採取了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做法,使傅作義裝備精良的精銳部隊全軍覆沒。在殲滅了張家口地區的敵人後,解放軍將重心放在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天津,動用了34萬的兵力,採取了先分割、後圍殲的戰略部署,在二十九個小時的激烈戰爭後殲滅了敵軍13萬餘人,解放了天津。至此,平津戰役的戰爭過程大致結束。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第9張


平津戰役舊圖

在平津戰役的最後一個階段,雙方之間炮火競爭已經很少了。中國共產黨爲了保護文化古城北平不受炮火的摧殘,提出了和平談判的建議,同時也做好了強攻的準備。在多次談判之後,傅作義接受了共產黨提出的相關條件,駐守在北平的國民黨軍隊也接受了改編,北平獲得解放。

這就是平津戰役的經過,其中和平解放北平對中國的軍事和政治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不僅保護了這座古城,也使共產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更加牢固。

有關平津戰役的意義

作爲我國在國共內戰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平津戰役共歷時60多天,由林彪、聶榮臻等人指揮,以我國北京與天津爲中心,通過軍事與政治相結合的方法,消滅和改編了大量國民黨的軍隊,不僅解放了包括北京與天津的大片地區,也爲之後的戰爭鋪下了堅實的基石。因此說平津戰役的意義非常巨大,它體現了以毛主席爲中心的共產黨領導團在戰略思想上的偉大實踐,同時,也意味着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平津戰役帶來了什麼影響 過程是怎樣的 第10張


平津戰役圖片

平津戰役的意義還在於,它作爲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個,對解放戰爭的發展有促進性的意義。通過這場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分三個階段,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消滅及改編中華民國國軍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共計52.1萬人,使國民黨接連損失了三個精銳部隊,大大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與兵力,爲之後的戰爭提供了重要條件。

而在戰略方面,平津戰役的意義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平津戰役中先後產生了“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對之後如何解決敵方殘留的部隊,以及加速解放戰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其中“天津方式”指的是用猛烈的攻擊快速解決掉地方勢力,之後利用這種方式促成“北平方式”,即在打掉敵方外圍並切斷其去路的情況下,迫使敵方勢力接受和平解決的方法。而這些方法至今都有着許多借鑑與學習意義。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