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莊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莊子的哲學是什麼內容

莊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莊子的哲學是什麼內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施效顰是莊子筆下的一則寓言故事,也是人們特別熟悉的一則諷刺性的寓言故事。  

莊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莊子的哲學是什麼內容

這個寓言呢,主要講了一個人迷失自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西施是個大美女,天妒紅顏嘛,西施雖然是個美女,但不是一個健康的美女——她有心口痛。心口痛這種東西,在今天看來,可能是胃病,也可能是心臟病,反正就是成天捂着胸口皺着眉頭就對了。

有美女肯定有醜女,一個女人姿色一般,她的名字叫做東施。其實就是與“西”相對唄,爲了把對比體現的更明顯些。人家都說西施好看,她仔細觀察了觀察,也覺得西施好看。那麼問題來了,西施爲甚麼好看咩?東施是個善於思考的好姑娘,雖然她有一點笨,說她笨的原因是她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西施好看是因爲她的動作好看。她不知道的是,一個人要是美人,怎樣都是好看的,披一條麻袋也好看。

東施自以爲發現了美女的奧祕,她也想做美女呀,於是她就像西施學習。怎麼學呢?她走在路上的時候就模仿西施的姿勢,捂着胸口,潛臺詞就是啊呀我痛痛痛痛痛,你看我美不美不美不美。她不知道的是,愁眉苦臉只是美女的專利,她本來姿色就一般,再作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真真是能把人嚇死。於是乎,小孩子見了她都罵她醜八怪。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呢,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可以迷失自我。

  莊子成語

莊子說道理的時候喜歡講故事,尤其是動物寓言故事,因爲寓言故事發人深思嘛,所以就產生了很多典故。有的典故概括一下,就成了成語。今天,講一個莊子自身的成語典故,不講動物。  

莊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莊子的哲學是什麼內容 第2張

這個成語叫做鼓盆而歌。

莊子雖然生活貧困,無心做官,但是有一個很支持他的妻子啊。他和妻子也很相愛,後來人老了,他的妻子也死了。莊子有一個老朋友,叫做惠子(大家應該對他太熟悉了,好多莊子的典故都與他有關,在典故里他都是傻傻的那一個,爲了突出莊子的聰明)。惠子看重人情呀,自己老朋友的妻子死了,自己當然應該去弔唁一下。

惠子看重禮節,很嚴肅的進門了。在門口還好,莊子的兒子站着迎接他,說,替母親謝謝他了。惠子走進屋裏,一進屋就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一如既往的發神經。爲什麼說莊子在發神經呢?因爲莊子在唱歌。不光是在唱歌,還一點都沒有難過的樣子。

惠子就責怪他,你呀你呀,你說說你,你妻子爲你付出了多少呀,她陪着你過這麼貧窮的生活,幫你生孩子幫你養孩子,幫你做家務,整個青春都給你了。你怎麼能這個樣子?

莊子回答的很另類,我在爲我妻子高興呀,祝賀她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裏面,她不用陪着我過這麼貧窮的生活了,也不用幫我生孩子幫我養孩子了,更不用做家務了,她的生活可以過的很好,我當然爲她高興了。

  莊子哲學

莊子哲學最主要的,是大名鼎鼎的辯證問題。而哲學呢,主要是藏在了莊子講述的寓言故事裏面。下面,以鴟得腐鼠來講述一下。  

莊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莊子的哲學是什麼內容 第3張

莊子有一個老朋友,兩個人同鄉,感情自然是先天的深厚。但是兩個人性格不一樣呀,經常是掐的死去活來,比如著名的濠梁之辯,關於魚快不快樂的問題,就是兩個人相處方式的一個例子。

這個人叫做惠施,挺有才的,思想境界可能比不上莊子,但是人家政治覺悟高啊。他的才華橫溢,所以就做了魏國的國相。有一天莊子去看望老朋友,但是人紅是非多,有人就打小報告了,告訴惠子說某人不懷好意呀,某人想把你取而代之呀。

誰聽了這種話不惱火?尤其是惠子知道莊子的本事,要是莊子做了國相,還有自己什麼事情?嗯,插一句,惠子真是實在的孩子,看的清楚自己的本事,也誠實,知道自己不如莊子。這個實在的孩子惠子,就在國家裏面找莊子,莊子一看,哦,挺好玩,貓捉老鼠。

這個遊戲玩了三天,莊子玩膩了,就過去找惠子,給惠子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怎麼說呢?我是一種特別厲害的鳥,我的思想境界很高,我的理想很遠大,我的生活很講究,我要去的地方很遙遠,我的名字叫鵷鶵。你就是一隻貓頭鷹,無意間撿到了一隻臭老鼠跟我沾沾自喜,還怕我搶你的,你在開玩笑吧?

  莊子行於山中

莊子行於山中,是《莊子》的一篇故事。話說有一天莊子去拜訪朋友,途中經過一座山,在山裏面走呀走,因爲無聊嘛,就東看看西望望。看到了一個人,這種人在山裏面挺常見的,就是砍樹的人。  

莊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莊子的哲學是什麼內容 第4張

砍樹的人站在一棵樹下,但是不砍樹。莊子有點疑惑,就去看樹。一看,哇,這棵樹真好看,這麼高,這麼漂亮,枝繁葉茂的,爲什麼不砍呢?莊子就問這個砍樹的。

砍樹的說,因爲這種樹除了好看之外沒有用啊!

莊子一聽很感慨,看看吧,沒有用不成材的話可以安享晚年。

在這裏插一句話,“不成材”這個典故就是出自這裏。

莊子下山之後到了朋友家裏面,朋友見到莊子,貴客呀,就吩咐殺一隻鵝招待客人。僕人就說,咱們家裏面有兩隻鵝啊,一隻會叫的,一隻不會叫的。主人說,這還用問嘛,不會叫的鵝,留着做什麼?就這樣,那隻不會叫的鵝成了大家的下酒菜。

莊子有個隨行的小僕人,近朱者赤,也喜歡思考問題,就問莊子,樹不成材,結果沒死;鵝不成材,結果被殺掉了。您看看,您是想要做“成材”的呢,還是“不成材”的呢?

莊子多聰明,精神境界多高呀,他的回答是,他介於二者之中。因爲在兩個之間吧,好事都可以沾一點,壞事都能夠遠一點。這樣他自己也能自然一點。什麼東西吧,多了都不好,要懂得變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