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寓言(2)原文及白話譯文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寓言(2)原文及白話譯文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戰國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的一部道家學說彙總,是道家學派經典著作,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寓言》出自《莊子·雜篇》,以篇首二字命名“寓言”。全篇由六個部分組成,除第一段署名本書寫作的文法特點外,其他段落雜寫學道的過程和應持的態度。“寓言”是本文討論的主要內容之一。所謂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論。《莊子》闡述道理和主張,常假託於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莊子》語言表達上的一大特色。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寓言(2)原文及白話譯文

莊子·雜篇·寓言(2)

莊子謂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時所是,卒而非之。 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 莊子曰:“孔子謝之矣,而其未之嘗言也。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 復靈以生。鳴而當律,言而當法。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 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已乎,已乎!吾 且不得及彼乎!”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後仕,三千鍾 而不洎,吾心悲。”弟子問於仲尼曰:“若參者,可謂無所縣其罪乎 ?”曰:“既已縣矣!夫無所縣者,可以有哀乎?彼視三釜、三千鍾 ,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寓言(2)原文及白話譯文 第2張

白話譯文

莊子對惠子說:“孔子活了六十歲而六十年來隨年變化與日俱新,當初所肯定的,最終又作了否定,不知道現今所認爲是對的不就是五十九歲時所認爲是不對的。”惠子說:“孔子勤於勵志用心學習。”莊子說:“孔子勵志用心的精神已經大爲減退,你不必再妄自評說。孔子說過:‘稟受才智於自然,回覆靈性以全生’。如今發出的聲音合於樂律,說出的話語合於法度。如果將利與義同時陳列於人們的面前,進而分辨好惡與是非,這僅僅只能使人口服罷了。要使人們能夠內心誠服,而且不敢有絲毫違逆,還得確立天下的定規。算了算了,我還比不上他呢!”

曾參第二次出來做官內心感情較前一次又有了變化,說:“我當年做官雙親在世,三釜微薄的俸祿也令人感到快樂;自那以後再次做官,三千鐘的豐厚俸祿也趕不上贍養雙親了,所以我心裏很悲傷。”孔子的弟子問孔子:“像曾參這樣至孝的人,可以說是沒有牽掛俸祿的過錯吧?”孔子說:“曾參的心思已經跟俸祿聯繫起來了。如果內心沒有牽掛,會出現悲傷的感情嗎?對待俸祿心無所繫的人他們看待三釜乃至三千鍾,就像是看待雀兒和蚊虻從眼前飛過一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