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天下(3)原文及白話譯文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天下(3)原文及白話譯文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戰國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的一部道家學說彙總,是道家學派經典著作,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天下》出自《莊子·雜篇》,以“天下”爲題,全篇分七段,是記錄先秦諸子百家歷史淵源,來龍去脈。評價主要思想,並且加以批評的總結性的論文。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天下(3)原文及白話譯文

莊子·雜篇·天下(3)

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不忮於衆,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 命,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宋鈃、 尹文聞其風而悅之。作爲華山之冠以自表,接萬物以別宥爲始。語心 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歡,以調海內。請欲置之以爲主。 見侮不辱,救民之鬥,禁攻寢兵,救世之戰。以此周行天下,上說下 教。雖天下不取,強聒而不捨者也。故曰:上下見厭而強見也。雖然 ,其爲人太多,其自爲太少,曰:“請欲固置五升之飯足矣。”先生 恐不得飽,弟子雖飢,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 圖傲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爲苛察,不以身假物。”以爲無益 於天下者,明之不如己也。以禁攻寢兵爲外,以情慾寡淺爲內。其小 大精粗,其行適至是而止。

哲學名作《莊子》:雜篇·天下(3)原文及白話譯文 第2張

白話譯文

不爲世俗牽累,不用外物矯飾,不苛求於人,不與衆人發生矛盾,希望天下安寧使人民活命,生活上以飽暖爲滿足,以此來表白心願,這是古代道術的內涵之一。宋鈃、尹文對這種道術很喜歡,製作了形狀像華山一樣的帽子以表示上下均平主張,應接萬物以不帶偏見爲先;談論內心的思維,稱之爲心理活動,以柔和的態度投合別人的喜歡,以調和天下,希望樹立上述主張作爲行動的主導思想。受到欺侮不以爲恥辱,調解人民的爭鬥,禁止攻伐平息干戈,將天下從戰火中拯救出來。用這種主張周行天下,但他們仍然不停地對勸說,所以說人們都討厭而他們還是硬要宣揚自己的主張。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替別人考慮得太多,爲自己打算得太少,說:“我們只想要五升米的飯就夠了。”不僅先生們吃不飽,弟子們也常常處在飢餓之中,但他們仍然不忘天下,日夜不休,說:“君子不苛刻計較,不使自身被外物所利用。”認爲對天下沒有益處的,與其提示它不如禁止它。以禁攻息兵爲外在活動,以清心寡慾爲內在修養,無論從大的方面說還是從細微的方面說,他們的所爲也就到些爲止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