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關漢卿對元曲有什麼貢獻?爲何被列爲元曲四大家之一?

關漢卿對元曲有什麼貢獻?爲何被列爲元曲四大家之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爲“元曲四大家”。但歷史上還有部分人認爲元曲四大家是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和白樸。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關漢卿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關漢卿善於駕馭語言,語言風格與題材互相配合,吸收民間文學的土語方言,以及古典詩詞的鮮活字詞,並加以提煉,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劇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又善於烘托渲染,充分表現元劇“本色”。關漢卿的雜劇內容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瀰漫着昂揚的戰鬥精神,關漢卿生活的時代,政治黑暗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他的劇作深刻地再現了社會現實,充滿着濃郁的時代氣息。既有對官場黑暗的無情揭露,又熱情謳歌了人民的反抗鬥爭。慨慷悲歌,樂觀奮爭,構成關漢卿劇作的基調。

關漢卿散曲寫男女戀情的作品最多,對婦女心理的刻劃細緻入微,寫離愁別恨則真切動人。關漢卿散曲風格豪放,曲詞潑辣風趣;語言通俗而口,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形成了他的主題深刻、結構嚴謹、形象活潑鮮明、語言潑辣質樸的雜劇特色。他是我國戲劇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關漢卿對元曲有什麼貢獻?爲何被列爲元曲四大家之一?

人物生平

出身醫戶

關漢卿出生於金末,醫戶家庭的出身,生活條件明顯優越於一般百姓,才使得他能在教育遠未普及的封建社會,尤其是在一個連年戰事、社會動盪不安的時代背景下,有幸接受了教育,而且教育程度相對也比較高。元統一全國以後,按照關漢卿行醫世家的出身,被政府編入”醫戶“,實際上是一個接近羣衆的普通下層醫人,編劇和演出活動只不過是兼職和謀生的手段。

北漂大都

元代大都是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旅行家馬可波羅描述了元大都的繁華景象,人口衆多,華屋巨室列布,四方異域之人會聚,而且“外國巨價異物及百物之輸入此城者,世界諸城無能與比。““華美絕倫的城市 ,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蒙古滅金以後,爲了謀生,關漢卿來到大都,並開始專事戲劇活動。關漢卿高才風流,在大都生活的日子裏,進娛樂場所從事雜劇創作活動,甚至親自粉墨登場。他主持玉京書會時,和曲家王和卿、楊顯之、費君祥、樑進之等等有較密切的交往,常在一起商酌文辭,評改作品;他留戀於勾欄瓦肆,與一些著名藝人也相當熟悉,他可能與戲曲家王實甫有一定關係,據說兩人共同完成了雜劇《西廂記》,【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散曲可以爲證。

流寓江南

元代,除大都外,南方的杭州、蘇州、廣州、泉州、揚州、鎮江等地商業也十分發達。南宋亡國以後,大批北方劇作家和表演者爲了謀生,紛紛南下。關漢卿也南下揚州、杭州等地,繼續從事他的藝術活動,而南方的富庶繁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杭州演出、遊歷後,曾以”普天下錦繡鄉,寰海內風流地”之語盛讚杭州,描繪了這座城市的秀麗風光和繁華生活。揚州,中國古代風流才子,只要拉得上關係,總愛提上一提,關漢卿在這裏見到了珠簾秀,並寫下了《贈珠簾秀》:“十里揚州風物妍,出落着神仙”,才子佳人故事上演。並與珠簾秀弟子賽簾秀、燕山秀,以及侯耍俏、黑狗頭,還有尊王和卿爲“伯父”的順時秀等雜劇演員相識。

關漢卿對元曲有什麼貢獻?爲何被列爲元曲四大家之一? 第2張

文學地位

關漢卿是中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一位偉大的作家,他一生創作了許多雜劇和散曲,成就卓越。他的劇作爲元雜劇的繁榮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他在生時就是戲曲界的領袖人物,《錄鬼簿》中賈仲明弔詞說他是“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姓名香四大神物”。從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明代何良俊的《四友齋叢說》到近代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都把他列爲“元曲四大家”之首。著名的雜劇作家高文秀被稱爲“小漢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稱爲“蠻子漢卿”,可見關漢卿在當時就已享有崇高的地位。

關漢卿一生創作了60多個雜劇,從民間傳說、歷史資料和元代現實生活裏汲取了許多素材,真實地表現了元代人民反對封建階級壓迫與民族壓迫的鬥爭。關漢卿從不寫作神仙道化與隱居樂道的題材。他的嚴肅的創作態度與批判現實的戰鬥精神對後世有巨大影響。

關漢卿是一位傑出的戲劇藝術家,他的悲劇《竇娥冤》“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是中國古典悲劇的典範;他的喜劇輕鬆、風趣、幽默,是後代喜劇的楷模。他的雜劇無論在藝術構思、戲劇衝突、人物塑造、語言運用等許多方面,都爲後世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藝術經驗。他的許多雜劇經過改編一直在舞臺上演出,爲人民所喜愛,給人以強烈的美的享受。但是,元明清三代只有少數慧眼獨具的評論家能正確評價關漢卿。有的人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立場上貶低他的影響,如朱權說“觀其詞語,乃可上可下之才”(《太和正音譜·古今羣英樂府格勢》);明代有的封建文人還肆意篡改他的作品,把《竇娥冤》改成一部“翁做高官婿狀元,夫妻母子重相會”的庸俗喜劇《金鎖記》,磨平原作反抗的棱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