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海上絲綢之路途徑城市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海上絲綢之路途徑城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海上絲綢之路(又稱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

 歷史

漢朝

海路北通朝鮮、日本。

西漢時期,中國與印度半島之間海路已經開通。南從日南郡、徐聞郡、合浦郡通都元國、夫甘都盧國、黃支國、皮宗國、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

東漢時期,“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161年至180年)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通焉。”)這是歷史記載的中國與羅馬帝國第一次往來。

印度商人由海路經蘇門答臘、馬六甲來中國、運絲綢往印度、羅馬。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海上絲綢之路途徑城市

三國、兩晉、南朝

東吳黃武四年(225年)扶南國王範旃遣使來吳國,歷時四年來到東吳,獻琉璃。孫權派遣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國。

黃武五年(226年)大秦商人到交趾、吳國首都建業(今南京)。

法顯陸上從西北絲綢之路西行到印度,從印度東海岸海上歸國,由印度多摩利底經獅子國、耶婆提、到山東牢山。

與中國通商的國家:波斯、天竺、獅子國、扶南、婆利。

 隋、唐、五代

初唐時期{即高宗龍朔元年(662年)},廣州設立第一個市舶司以管理海上貿易,作用即同今之海關。

與中國通商的國家:赤土、丹丹(今馬來西亞吉蘭丹)、盤盤、真臘、婆利。

中唐之後,西北絲綢之路阻塞,華北地區經濟開始被南方全面超過,華南地區經濟日益發展,海上交通開始興盛。與中國通商的國家:拂菻、大食、波斯、天竺、獅子國、丹丹、盤盤、三佛齊。

航路:由廣州啓航,經海南島、環王國(今越南境內)、門毒國、古笪國、龍牙門、羅越國、室利佛逝、訶陵國、固羅國、哥谷羅國、勝鄧國、婆露國、獅子國、南天竺、婆羅門國、新度河、提羅盧和國、烏拉國、大食國、末羅國、三蘭國。

唐人600人移民海外。

唐人杜佑對歷代南海交通作了個總結:“元鼎(前116-前111年)中遣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百越,置日南郡,其徼外諸國自武帝以來皆獻見。後漢桓帝時,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貢獻。及吳孫權,遣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奉使諸國,其所經及傳聞,則有百數十國,因立記傳。晉代通中國者蓋鮮。及宋、齊,至者有十餘國。自樑武、隋煬,諸國使至逾於前代。大唐貞觀以後,聲教遠被,自古未通者重譯而至,又多於樑、隋焉。”

宋朝

北宋先後在廣州、臨安府(杭州)、慶元府(明州,今寧波)、泉州、密州板橋鎮(今膠州營海鎮)、嘉興府(秀州)華亭縣(今松江)、鎮江府、平江府(蘇州)、溫州、江陰軍(今江陰)、嘉興府(秀州)澉浦鎮(今海鹽)和嘉興府(秀州)上海鎮(今上海市區)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 其中以廣州、泉州和明州最大。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海上絲綢之路途徑城市 第2張

泉州在南宋中期超越廣州成爲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與中國通商的國家: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臘(今柬埔寨一帶)、三佛齊(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蘇門答臘爪哇)、吉蘭丹(今馬來西亞)、渤泥(今文萊一帶)、巴林馮(今印尼巨港)、蘭無裏(今印尼蘇門答臘)、底切、三嶼(今菲律賓北部)、大食(今沙特阿拉伯麥地那一帶)、大秦(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波斯(今伊朗法爾斯一帶、白達(今伊拉克巴格達)、麻嘉(今沙特阿拉伯麥加)、伊祿(今伊拉克)、故臨(今印度一帶)、細蘭(今斯里蘭卡)、登流眉(今泰國那空是貪瑪叻)、中理(今索馬里)、蒲哩魯(今菲律賓馬尼拉)、遏根陀國(今埃及亞歷山大港)、斯伽裏野(今意大利西西里)、木蘭皮(今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摩爾人穆拉比特王朝)等總計五十八國。

出現了《嶺外代答》、《諸蕃志》,記載與中國通商國家情況的專著。

 元朝

與元朝通商的國家:三島、民多郎、真臘、無枝拔、丹馬令、日麗、麻裏魯、彭亨、吉蘭丹、丁家盧、八都馬、尖山、蘇祿、班卒兒、文老古、靈山、花面國、下里、麻那裏、沙裏八丹、土塔、忽廝離、假裏馬打、古裏佛、放拜、萬年港、天堂、忽魯模斯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南昌人汪大淵的島夷志略)。

中國商人汪大淵,航海遠至埃及,著有《島夷志略》一書。

泉州刺桐港成爲了“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

明朝

鄭和下西洋, 到過:占城、爪哇、舊港、滿拉加、啞魯、蘇門答臘、那孤兒、勃泥、小葛蘭、彭亨、錫蘭山、三島、蘇祿、呂宋、溜山、打歪、八都馬、柯枝、南巫裏、古裏、坎八葉、木克郎、甘巴里、阿撥巴丹、阿丁、天方、米息、麻林地、忽魯模斯、祖法兒、木魯旰、木骨都束、抹兒幹別、不剌哇、慢八撒、木蘭皮等國。

《明會典》記錄了130個朝貢國,其中海上東南夷有62國,包括:安南、蘇祿、錫蘭、朝鮮、日本、琉球、爪哇等。

禁海令

 元

忽必烈時期開始由於倭寇襲擾沿海,因而先後進行了四次禁海。第一次海禁從公元1292年(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到公元1294年(世祖至元三十一年)止。第二次海禁公元1303年(成宗大德七年)到公元1308年(武宗至大元年)止。第三次海禁從公元1311年(武宗至大四年)到公元1314年(仁宗延枯元年)止。第四次海禁從公元1320年(仁宗延佑七年)到公元1322年(英宗至治二年)結束。1322年復置廣州、泉州、廣元(寧波)市舶提舉司,之後不再禁海。共計十六年。

 明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爲了抵制蕃貨,“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銷廣州、泉州、明州三個市舶司。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爲由,禁瀕海民私通諸國。洪武二十三年(1390),再次發佈“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下令一律禁止民間買賣及使用舶來的番香、番貨等。洪武三十年(1397年)再次發佈命令禁止下海通番。

明朝法律規定了嚴酷的違反禁海令處罰辦法:“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爲嚮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處斬,仍梟首示衆,全家發邊衛充軍。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泄軍情律,爲首者處斬,爲從者發邊充軍”。“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貨皆不許販鬻,其現有者限以三月銷盡。” (《大明律》)。

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下令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爲平頭船,並派遣鄭和率水師四萬籍下西洋之便,以打擊“海盜”爲名剿滅違反禁海令的東南亞沿岸各大華商集團。

從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發佈第一個禁海令,到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廢止海禁時止,期間接近兩百年之久,這段時期正值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等西洋到強開始大航海的時候。1521年葡萄牙人企圖以武力入侵中國,強逼中國開放國門通商,爆發屯門海戰、西草灣之戰。英格蘭王國商船於1637年抵達廣州,並與明朝守軍發生衝突,明軍戰事失利,最後在葡萄牙調停下英格蘭只完成一次貿易回國。

清廷從順治時到雍正時的四十年海禁(公元1655年—1684年,公元1717年—1728年)。

清廷入關之後,清廷曾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十三年(1656年)、康熙元年(1662年)、五年(1666年)、十四年(1675年)五次頒佈禁海令;並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元年(1662年)、十七年(1678年)三次頒佈“遷海令”,禁止臣民出海貿易。

到了1757年以後,清廷開始實行全面的閉關鎖國政策,一開始是四口通商,到後來只有廣州開放對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壟斷其進出貿易。清廷的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使中國喪失了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最佳時期。

航海技術

造船

針路

據中國古典文獻記載,在宋朝元符年間(1098年-1100年),中國海船已經用羅針導航;到了南宋中期,海船普遍用羅針導航;當時掌管船隻航行方向的舟師都備有祕密的海道針經,詳細列出從廣州或泉州往返西洋各地的針路。

貿易對象與進出口物品

貿易的對象有許多:

朝鮮、日本、琉球

位於今中南半島上的國家

東南亞沿岸島嶼

南亞

伊斯蘭世界

歐洲各地,因爲此海上絲路多隻到阿拉伯,因此其他到歐陸的物品一般由經由阿拉伯人轉運。

出入口物品:

出口:自中國出發之貨物主要以絲綢、茶、瓷器、金、銀、五金、書籍等等

入口:自西方來貨物包括:琉璃、貓眼石、明珠、象牙、香料、寶石、水晶、瑪瑙、琥珀、駱駝皮、乳香、沒藥、安息香、沉香、檀香、盧薈、胡椒、溫納齊等。

主要西傳及傳入中國物品多數經陸上絲路。

海上絲綢之路申遺計劃

泉州、廣州、寧波、揚州、蓬萊、北海、漳州、福州、南京九市被國家文物局納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計劃。

2017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祕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海上絲綢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蹟”作爲2018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從而正式替代原來的九市聯合申報計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