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爲何利瑪竇在明朝經常受拜訪呢?

爲何利瑪竇在明朝經常受拜訪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利瑪竇曾總結了當時人們拜訪他的原因,其一是出自對異域的好奇,其二是認爲利瑪竇記憶力超強,其三是認爲利瑪竇是一位大數學家,其四是認爲他會鍊金術,其五是對歐洲一些物品的欣賞,最後一條纔是對天主教本身的興趣,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認爲西學博物有益於經世致用

這種人,說實話真不太多”利瑪竇總結的這六條原因中其中有兩條(器物、數學)其實都與實學思潮中對經世致用的關注有關徐光啓對西學能有利於經世致用可能性的認識其實也大致包括在這兩條之中。首先,徐光啓對有利於經世致用器物的關注使得西學對他產生吸引力。徐光啓在與利瑪竇相會後稱讚其爲“博物通達君子”,這裏對利瑪竇“博物”的印象並未爲徐光啓一人所有,“博物”一詞在晚明實學思潮中本身就成爲士人的一種追求和偏愛。

明代畫家的《博古圖》中就已經爲我們展現出當時士人對古物鑑賞的迷戀,而各種藏書樓、印刷業的建立和興盛也展現了晚明從心性之學中解放出來對於外物的追逐。利瑪竇向士人展現出來的三棱鏡、日晷、測天儀器和世界地圖等恰好滿足了這一風氣,也滿足了士人對有利於經世致用的學問和物品的追求。如章潢作爲當時的鴻儒,其出版過一部爲明清人所稱道的“採摭繁富、條理分明”、贊深有益於經世致用的一百二十七卷的巨秩《圖書編》中就收錄了利瑪竇的《與地山海全圖》六幅,且在地圖的介紹中指出“此圖即太西所畫,彼謂皆其所親歷者。且謂地像圓球,是或一道也。”

爲何利瑪竇在明朝經常受拜訪呢?

日月蝕產生的原因

徐光啓對利瑪竇等傳教士“博物”的印象,一方面同樣來自於他幾次三番對世界地圖、西方物品等的駐足閱覽,另一方面利瑪竇等人在士人之間日益擴大的良好聲望又深化了徐光啓的這種博物印象。而且利瑪竇帶來的諸如日晷、簡儀等天文儀器的功用也爲徐光啓所吸引。利瑪竇就曾利用西方天文學方法和手中的天文儀器,提前幾個月就預測了一場日食發生的實踐,結果證明欽天監推算的時間較實際情況出現較晚,而利瑪竇預測出的時間較爲接近。當時就有很多人因此向利瑪竇討教日月蝕產生的原因,以及利瑪竇推測的方法,利瑪竇也藉此對西方天文學的知識和儀器進行了簡單介紹,這也使得利瑪竇在當時名聲大噪。

徐光啓“自六籍百氏,靡不綜覽而攬其箐華”,對於天文歷算的關注自少年時期,就開始了,加上晚明對改歷呼聲的時有提及,也讓徐光啓會關注到西學在這一方面可能發揮出的作用。其次,利瑪竇等傳教士展現出來的數學能力以及理性分析和邏輯能力也逐漸吸引到了徐光啓。早在1589年,瞿太素就曾跟利瑪竇學習過西方數學知識,“他先由算術開始。後來他開始研究,克拉維的地球儀,及歐幾里得第一部幾何。他也學習畫不同的日晷儀,註明不同的時長,並學習用幾何儀尺測量物體的高度。”

並對《幾何原本》第一卷進行過嘗試性的翻譯,此後王肯堂也曾派學生,向利瑪竇學習過西方數學知識,利瑪竇在向耶穌會總會長彙報信中所寫的時人對他“大數學家”的讚譽就是從這些人中的傳播開始的。徐光啓對於算學的興趣也是早已有之,利瑪竇數學家的名號顯然也會吸引到他的注意,這也是日後徐光啓會翻譯《幾何原本》的原因之一。另外,與西方數學相關的邏輯方式也在徐光啓的意識中被隱約注意到。

辯論

利瑪竇到達南京後,曾在當時德高望重的大儒李汝禎主持的宴會上,與著名的佛教徒雪浪大師進行過一次著名的辯論。二人就天地的主宰、人性善惡等問題展開爭論中,雖然這場爭論因涉及宗教性,參與的衆人對勝負各有評判,但除去具體內容而言,利瑪竇在辯論中所使用的在西方傳統中的的、也是耶穌會所注重的邏輯法則、辯論技巧、哲學修養等則充分展現了出來,迫使雪浪大師有時不得不以幾句對仗工整的佛教口訣敷衍了事,其論辯往往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難以有說服力。

爲何利瑪竇在明朝經常受拜訪呢? 第2張

最後

得益於這場辯論,利瑪竇等人在南京受到了更多人的禮遇和讚揚。徐光啓第二年到達南京時,這一影響浩大的辯論應當還在士人之間津津有味的談論。所以徐光啓雖然錯過了親自見證利瑪竇與雪浪的那場富有邏輯的辯論,但從他與利瑪竇在南京交談後得出“通達”的評價以及當後來他翻譯了《幾何原本》後對書中“一先不可後,一後不可先”、“初言實理,至易至明,漸次積累,終競乃發奧微之義”的演繹邏輯方式讚不絕口,且將其視爲“不用爲用,衆用所基”的態度中可以看出,徐光啓早在未入教前或許就注意到這一點,也已經隱約意識到這種“不用”其實也可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