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秋水(3)原文及白話譯文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秋水(3)原文及白話譯文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戰國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的一部道家學說彙總,是道家學派經典著作,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秋水》選自《莊子·外篇》,中心是討論人應怎樣去認識外物,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

莊子·外篇·秋水(3)

河伯曰:“然則我何爲乎?何不爲乎?吾辭受趣舍,吾終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無拘而志,與道大蹇 。何少何多,是謂謝施;無一而行,與道參差。嚴乎若國之有君,其 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 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是謂無方。萬物一齊,孰短孰長? 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年不可舉 ,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 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爲乎,何不 爲乎?夫固將自化。”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秋水(3)原文及白話譯文

河伯曰:“然則何貴於道邪?”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於理,達 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 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 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 ’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躑躅而屈伸,反要而語極。”

曰: “何謂天?何謂人?”

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 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 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秋水(3)原文及白話譯文 第2張

白話譯文

河神說:“既然這樣,那麼我應該做些什麼呢?又應該不做什麼呢?我將怎樣推辭或接納、趨就或捨棄,我終究將怎麼辦?”

海神回答:“用道的觀點來觀察,什麼是貴什麼是賤,這可稱之爲循環往復;不必束縛你的心志,而跟大道相違礙。什麼是少什麼是多,這可稱之爲更替續延;不要偏執於事物的某一方面行事,而跟大道不相一致。端莊、威嚴的樣子像是一國的國君,確實沒有一點兒偏私的恩惠;優遊自得的樣子像是祭祀中的土地神,確實沒有任何偏私的賜福;浩瀚周遍的樣子像是通達四方而又曠遠無窮,確實沒有什麼區分界限;兼蓄並且包藏萬物,難道誰專門有所承受或者有所庇護?這就稱作不偏執於事物的任何一個方面。宇宙萬物本是渾同齊一的,誰優誰劣呢?大道沒有終結和起始,萬物卻都有死有生,因而不可能依仗一時的成功。時而空虛時而充實,萬物從不固守於某一不變的形態。歲月不可以挽留,時間從不會停息,消退、生長、充實、空虛,宇宙萬物終結便又有了開始。這樣也就可以談論大道的準則,評說萬物的道理了。萬物的生長,像是馬兒飛奔像是馬車疾行,沒有什麼舉動不在變化,沒有什麼時刻不在遷移。應該做些什麼呢?又應該不做什麼呢?一切必定都將自然地變化!”

河神說:“既然如此,那麼爲什麼還要那麼看重大道呢?

哲學名作《莊子》:外篇·秋水(3)原文及白話譯文 第3張

海神回答:“懂得大道的人必定通達事理,通達事理的人必定明白應變,明白應變的人定然不會因爲外物而損傷自己。道德修養高尚的人烈焰不能燒灼他們,洪水不能沉溺他們,嚴寒酷暑不能侵擾他們,飛禽走獸不能傷害他們。不是說他們逼近水火、寒暑的侵擾和禽獸的傷害而能倖免,而是說他們明察安危,安於禍福,慎處離棄與追求,因而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傷害他們。所以說:“天然蘊含於內裏,人爲顯露於外在,高尚的修養則順應自然。懂得人的行止,立足於自然的規律,居處於自得的環境,徘徊不定,屈伸無常,也就返歸大道的要衝而可談論至極的道理。”

河神說:“什麼是天然?什麼又是人爲?”

海神回答:“牛馬生就四隻腳,這就叫天然;用馬絡套住馬頭,用牛鼻綰穿過牛鼻,這就叫人爲。所以說,不要用人爲去毀滅天然,不要用有意的作爲去毀滅自然的稟性,不要爲獲取虛名而不遺餘力。謹慎地持守自然的稟性而不喪失,這就叫返歸本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