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爲《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爲《德經》,並分爲81章。那麼今天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老子的《道德經》第十章,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載營魄抱一①,能無離乎?專氣致柔②,能如嬰兒乎③?滌除玄鑑④,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爲乎⑤?天門開闔⑥,能爲雌乎⑦?明白四達,能無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⑩。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譯文]

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慾狀態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

靈,能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爲的規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爲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註釋]

①載營魄抱一:載,用作助語句,相當於夫;營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爲魂魄合而爲一,二者合一即合於道。又解釋爲身體與精神合一。

②專氣:專,結聚之意。專氣即集氣。

③能如嬰兒乎:能像嬰兒一樣嗎?

④滌除玄鑑:滌,掃除、清除。玄,奧妙深邃。鑑,鏡子。玄鑑即指人心靈深處明澈如鏡、深邃靈妙。

⑤愛民治國能無爲乎:即無爲而治。

⑥天門開闔:天門,有多種解釋。一說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說指興衰治亂之根源;一說是指自然之理;一說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處依"感官說"。開闔,即動靜、變化和運動。

⑦能爲雌:雌,即寧靜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機。

⑨畜:養育、繁殖。

⑩玄德:玄祕而深邃的德性。

[延伸閱讀]王弼《道德經注》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載,猶處也。營魄,人之常居處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處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無離乎,則萬物自賓也。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專,任也。致,極也。言任自然之氣,致至柔之和。能若嬰兒之無所欲乎,則物全而性得矣。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玄,物之極也。言能滌除邪飾,至於極覽,能不以物介其明。疵其神#3乎,則終與玄同也。

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任術以求成,運數以求匿者,智也。玄覽無疵,猶絕聖也。治國無以智,猶棄智也。能無以智乎,則民不闢而國治之也。

天門開闔,能爲雌乎?

天門,謂天下之所由從也。開闔,治亂之際也。或開或闔,經通於天下,故曰天門開闔也。雌應而不昌,因而不爲。言天門開闔,能爲雌乎,則物自賓而處自安矣。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言至明四達,無迷無惑,能無以爲乎,則物化矣。所謂道常無爲,侯王若能守,則萬物自化。

生之,

不塞其原也。

畜之。

不禁其性也。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不塞其原,則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則物自濟,何爲之恃?物自長足,不吾宰成,有德無主,非玄如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第2張

[延伸閱讀]蘇轍《老子解》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魄之所以異於魂者,魄為物,魂為神也。《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魄為物,故雜而止;魂為神,故一而變。謂之營魄,言其止也。蓋道無所不在,其於人為性,而性之妙為神。言其純而未雜則謂之一,言其聚而未散則謂之樸,其歸皆道也,各從其實言之耳。

聖人性定而神凝,不為物遷,雖以魄為舍,而神所欲行,魄無不從,則神常載魄矣。衆人以物役性,神昏而不治,則神聽於魄,耳目困以聲色,鼻口勞以臭味,魄所欲行而神從之,則魄常載神矣。故教之以抱神載魄,使兩者不相離,此固聖人所以修身之要。至於古之真人,深根固蒂,長生久視,其道亦由是也。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神不治則氣亂,強者好鬬,弱者喜畏,不自知也。神治則氣不妄作,喜怒各以其類,是之謂專氣,神虛之至也,氣實之始也。虛之極為柔,實之極為剛,純性而亡氣,是之謂致柔。嬰兒不知好惡,是以性全。性全而氣微,氣微而體柔,專氣致柔,能如嬰兒極矣。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聖人外不為魄所載,內不為氣所使,則其滌除塵垢盡矣。於是其神廓然,玄覽萬物,知其皆出於性,等觀淨穢,而無所瑕疵矣。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既以治身,又推其餘以及人。雖至於愛民治國,一以無心遇之。苟其有心,則愛民者適所以害之,治國者適所以亂之也。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門者,治亂廢興所從出也。既以身任天下,方其開闔變會之間,衆人貴得而患失,則先事以徼福;聖人循理而知天命,則待唱而後和。《易》曰:先天而天弗違,非先天也;後天而奉天時,非後天也。言其先後常與天命會耳。不然先者必蚤,後者必莫,皆失之矣。故所謂能為雌者,亦不失時而已。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內以治身,外以治國,至於臨變,莫不有道也,非明白四達而能之乎?明白四達,心也,是心無所不知,然而未嘗有能知之心也。夫心一而已,苟又有知之者,則是二也。自一而二,蔽之所自生,而愚之所自始也。今夫鏡之於物,來而應之則已,矣,又安得知應物者乎?本則無有,而以意加之,此妄之源也。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其道既足以生畜萬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雖有大德,而物莫之知也,故曰玄德。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