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爲《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爲《德經》,並分爲81章。那麼今天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④,衝氣以爲和⑤。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⑥,而王公以爲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⑦。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譯文]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穀”,但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去教導別人。強暴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作施教的宗旨。

[註釋]

1、一: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這一概念的數字表示,即道是絕對無偶的。

2、二:指陰氣、陽氣。“道”的本身包含着對立的兩方面。陰陽二氣所含育的統一體即是“道”。因此,對立着的雙方都包含在“一”中。

3、三:即是由兩個對立的方面相互矛盾衝突所產生的第三者,進而生成萬物。

4、負陰而抱陽:背陰而向陽。

5、衝氣以爲和:衝,衝突、交融。此句意爲陰陽二氣互相沖突交和而成爲均勻和諧狀態,從而形成新的統一體。

6、孤、寡、不穀:這些都是古時候君主用以自稱的謙詞。

7、教父:父,有的學者解釋爲“始”,有的解釋爲“本”,有的解釋爲“規矩”。有根本和指導思想的意思。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第2張

[延伸閱讀1]王弼《道德經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萬物萬形,其歸一也。何由致一?由於無也。由無乃一,一可謂無。已謂之一,豈得無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從無之有,數盡乎斯,過此以往,非道之流。故萬物之生,吾知其主,雖有萬形,衝氣一焉。百姓有心,異國殊風,而得一者,王侯主焉。以一爲主,一何可舍?愈多愈遠,損則近之,損之至盡,乃得其極。既謂之一,猶乃至三,況本不一,而道可近乎?損之而益,豈虛言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我之非強使人從之也,而用夫自然,舉其至理,順之必吉,違之必兇。故人相教,違之必自取其兇也,亦如我之教人勿違之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

強梁則必不得其死。人相教爲強梁,則必如我之教人不當爲強梁也。舉其強梁不得其死以教耶?若雲順吾教之鈴吉也,故得其違教之徒,適可以爲教父也。

[延伸閱讀2]蘇轍《老子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夫道非一非二,及其與物為偶,道一而物不一,故以一名道,然而道則非一也。一與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是以往,而萬物生。雖有萬不同,而莫不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者,蓋物生於三,而三生於一,理之自然也。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世之人不知萬物之所自生,莫不賤寡小而貴眾大。然王公之尊,而自稱孤寡不穀,古之達者,蓋已知之矣。

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強樑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世以柔弱為損,強樑為益,不知其非也。故將使天下之教者,皆以此教之日:不見強樑者之不得其死乎?強樑,妄之極也。人知強樑之不免於死,則知妄之不可為;知妄之不可為,而後可與語道矣。故日吾將以為教父。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